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其七》
《杂诗·其七》全文
唐 / 无名氏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0)
注释
行人:出行的人们。
南北:指不同的方向,这里代表分离。
分征路:分别踏上各自的旅途。
流水:连续不断的水流。
东西:指水流的方向,东边到西边。
接御沟:汇入皇宫外的护城河。
终日:整天,一直。
坡前:可能指离别发生的地方,如驿站、山坡等。
怨离别:对离别感到不满和哀伤。
谩名:空有其名,徒有虚名。
长乐:长乐宫,古代宫殿名,这里也指长久快乐的地方。
长愁:长时间的忧愁。
翻译
行人从南北方向各自踏上征程,流水在东西两边汇入皇城的护城河。
整天坡前都能听到人们抱怨离别,所谓的长乐宫其实充满了长长的忧愁。
鉴赏

此首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战乱时期人民深切的同情与内心的忧虑。"行人南北分征路"一句,描绘出战火纷飞、生民涂炭的情景,行人被迫离乡背井,南北两地皆是征战之路,凸显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痛苦。"流水东西接御沟"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暗示着战争与破坏无处不在,即便是流水也被迫与皇家工程相连,这里的“御沟”可能指的是由国家兴建用于军事或其他目的的人工河道,流水因之失去了自由与自然。

"终日坡前怨离别"一句,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感受。战争中,无数家庭被迫分离,亲人相见无期,即便是在同一片土地上,也只能在坡前怨恨天命,感叹离别之苦。

最后"谩名长乐是长愁"则是一种对当权者虚假宣传的批判。诗人指出,那些被美化为“长乐”的事物,其实质往往是人民长期的忧愁。在这里,“谩名”意味着表象与现实之间巨大的差距,通过这一点,诗人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虚伪。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其七

我本山泽民,浪迹随渔樵。

岂意蒙齿录,置身事清朝。

矧居翰林场,交好皆英僚。

岁时遇伏腊,诗酒常见招。

壮怀固浩浩,白发何萧萧。

醉来目云汉,寂默神弥超。

(0)

永嘉胜概卷为黄太守赋

永嘉古名郡,山水足清赏。

王谢旧登历,境在人已往。

遗躅不可攀,千载徒追仰。

黄侯来牧守,政暇爱西爽。

邀人绘成图,历历如在掌。

岚光树苍翠,海气天沆漭。

松坞出禅宫,花汀隐渔榜。

桑麻接屋青,机杼连村响。

楼台俯崇墉,阡陌遍膏壤。

彷佛行春时,笙歌散轮鞅。

惭余谬通籍,染翰近天仗。

披图谅难即,神游起遐想。

(0)

閒居与沈修撰小酌写枯木竹石遂题

我本山泽臞,栖身伴樵渔。

谬承翰墨选,布衣登石渠。

朝野孰云异,依然乐閒居。

地位近清禁,事罕人迹疏。

遂令公宇中,乃若幽人庐。

苔藓上阶砌,竹树罗前除。

匪惟宜壶觞,况兹有琴书。

文会不待速,朝夕与之俱。

俯仰皆自适,此乐将焉如。

(0)

题吴门孝子卷

股刲儿可忍,病去母能存。

不是轻遗体,其如感至恩。

秋风多在树,夜雨自生萱。

今日终天戚,衣襟满泪痕。

(0)

秋兴用宋推府韵·其八

望乡远在海瀛边,茅屋苍苔问石田。

夜月上时探兔窟,寒潮落处抖鱼筌。

踏歌遥听青云外,射策长怀玉殿前。

千里祇今怜作客,焚香再拜祝尧天。

(0)

寄凤阳府斯文诸君子·其十一吴孟周

延陵季子最风流,琴剑飘飘上国游。

每把篇章夸李杜,时将波磔辨虞欧。

诸生讲下齐襟佩,具庆堂深肃膳羞。

闻说黉宫新币聘,西风遥想菊花秋。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