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雨蛟龙无世无,睡中往往失明珠。
比干七窍天何惜,不付曹瞒与寄奴。
云雨蛟龙无世无,睡中往往失明珠。
比干七窍天何惜,不付曹瞒与寄奴。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一。诗中以“云雨蛟龙”比喻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暗示他们如同神话中的神龙,无所不在,却又难以捉摸。"睡中往往失明珠"暗指这些英雄在沉睡或疏忽之时,可能会失去重要的机会或珍贵的才能,比如明珠般的智慧或领导力。
接下来,诗人提到比干,他是商朝忠臣,因直言进谏被剖心而死,象征着忠诚和牺牲。诗人感慨如果上天能给予比干那样的智慧,为何不赐予给曹操(曹瞒)或刘裕(寄奴)这样的乱世枭雄,暗示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认为他们或许能凭借这样的智慧改变历史。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寓言式地表达了对英雄人物际遇的深沉反思,以及对历史转折点上智谋与机遇的探讨。
冰壶秋月,去了潘郎,传到梁老。
骑马乘船,麾斥五湖三岛。
任捎云,兼拂日,拽蛟龙、鳞鬣都推倒。
向尘中,分付高人胜士,把云烟扫。乾坤巧。
自苍筠无汗,乌锥无刃,此为至宝。第一君门通表。
书囊谏草。第二文章扬事业,第三编简摅怀抱。
千百般,终久被他磨了。
帝里春归,早先妆点,皇家池馆园林。
雏莺未迁,燕子乍归,时节戏弄晴阴。
琼楼珠阁,恰正在、柳曲花心。
翠袖艳、衣凭阑干,惯闻弦管新音。
此际相携宴赏,纵行乐随处,芳树遥岑。
桃腮杏脸,嫩英万叶,千枝绿浅红深。
轻风终日,泛暗香、长满衣襟。
洞户醉,归访笙歌,晚来云海沈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