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暮山居杂感·其二十五》
《岁暮山居杂感·其二十五》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放怀霄雿表,林表树苍苍。

如水宁如醴,食鱼不食鲂。

吟诗灵宝始,送老石闾方。

几见神仙葬,白云即帝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岁末山居时的感慨与心境。首句“放怀霄雿表”,展现出诗人超脱尘世、心怀广阔的胸怀。接着,“林表树苍苍”一句,以苍翠的树木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永恒,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

“如水宁如醴,食鱼不食鲂”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选择。将生活比作水与酒,前者平静而清澈,后者醇厚而甘美,但诗人更倾向于前者,寓意着他追求的是简单、纯净的生活方式,而非物质上的奢华享受。同时,“食鱼不食鲂”可能暗含着对某种特定事物的排斥或选择,强调了个人价值观的重要性。

“吟诗灵宝始,送老石闾方”则透露出诗人通过诗歌来寄托情感、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在山居生活中,吟诗成为他与外界交流、表达内心世界的方式,同时也是他晚年生活的一部分,预示着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归宿的追求。

最后,“几见神仙葬,白云即帝乡”两句,既是对历史与传说的遥想,也蕴含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神仙葬地与帝乡,都是超越现实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对于精神自由、理想生活的渴望。白云在这里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艺术以及理想境界的深刻感悟和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次韵洪总领题花信亭得江楼二首·其一

谁为传花信,新亭破睡风。

春回芳意早,客到赏心同。

酒盏摇江绿,诗笺照坐红。

无由接欢宴,危坐正书空。

(0)

闻官军掩杀城中群寇次传道韵

未复钱塘郡,先收铁瓮城。

妖星随月落,杀气逐参横。

已筑鲸鲵观,重新鼓角声。

大江应好在,流恨几时平。

(0)

奉酬已懋尚书·其二

乡邦甲第常牵兴,玉几金瓯久记名。

会秉枢机还魏阙,且栽桃李满春城。

郊原气煖花将发,闾里声和犬不惊。

胜日假时聊共乐,未应归隐徇高情。

(0)

故丞相吕成公挽歌诗辞五首·其二

忆昨初南渡,人情正自危。

起平王室乱,笑指楚囚悲。

投箠来方锐,乘桴计不疑。

还师期克敌,遗恨失斯时。

(0)

瑞光岩立化雀赞

菩萨游戏于神通,六道四生咸可入。

为欲化导诸有情,故于异类而出现。

谛观此雀甚微渺,每食一粒栖一枝。

卑飞不出蓬蒿间,远举安知鸿鹄志。

而能坐脱与立亡,依彼金容及香火。

屹然而化不震动,如以木石镌刻成。

非诸菩萨威神力,孰能现此希奇事。

我观三界诸众生,惟人实具大智慧。

妄想颠倒造诸业,失身沦入横生中。

重为毛群轻羽族,破碎一切诸蠕动。

虽云妙觉不销亡,无那沉迷益玄远。

菩萨慈悲哀悯故,化身与彼为导师。

缘终寂灭显示人,使知佛性无有二。

佛子若有瞻礼者,愿言悉发敬信心。

勇猛精进趣菩萨,皆具如是菩萨行。

(0)

茅斋成乾元圭老以拄杖旄牛拂见遗成二绝句以报之·其一

横挑世界鸿毛举,平打虚空冰片消。

今日拈来居士手,穿云渡水且逍遥。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