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烦恼障,左目忽茫茫。
聂政心虽碎,刘伶醉未忘。
问天天不应,食日日何伤。
万想由来假,收拾太乙光。
近来烦恼障,左目忽茫茫。
聂政心虽碎,刘伶醉未忘。
问天天不应,食日日何伤。
万想由来假,收拾太乙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文天祥的作品,名为《病目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现实生活的态度。
“近来烦恼障,左目忽茫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近日来因为各种烦恼而感到心神不宁,甚至影响到了视力,使得左眼变得模糊不清。这里,“茫茫”形容目光的迷离状态,反映出诗人的精神状态。
“聂政心虽碎,刘伶醉未忘。” 这两句引用了历史上的两个人物,聂政和刘伶。聂政是战国时期的人,因忠诚而被害,心至碎裂;刘伶则是个隐逸之士,以酗酒自娱,不问世事。这两个人物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守与超脱。
“问天天不应,食日日何伤。”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天命和自然规律的质疑。诗人在问天,但天不回答,这里天指的是自然法则或上苍;而“食日”则是时光流逝的隐喻,诗人感慨于时间的消逝,却又无从改变。
“万想由来假,收拾太乙光。”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超脱心态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万念皆是虚幻,而他选择收集宇宙之中的神秘力量(太乙光),寻找内在的平静与真理。
整首诗通过对现实的反思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面对苦恼时的坚韧不拔以及追求精神超脱的心路历程。
翠柏不知秋,空庭失摇落。
幽人得嘉荫,露坐方独酌。
月华稍澄穆,雾气尤清薄。
小儿亦何知,相语翁正乐。
铜炉烧柏子,石鼎煮山药。
一杯赏月露,万象纷酬酢。
此生独何幸,风缆欣初泊。
誓逃颜、蹠网,行赴松、乔约。
莫嫌风有待,漫欲戏寥廓。
泠然心境空,彷佛来笙鹤。
西湖小雨晴,滟滟春渠长。
来从古城角,夜半转新响。
使君欲春游,浚沼役千掌。
纷纭具畚锸,闹若蚁运壤。
夭桃弄春色,生意寒犹怏。
惟有落残梅,标格若矜爽。
游人坌已集,挈榼三且两。
醉客卧道傍,扶起尚偃仰。
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
但恐城市欢,不知田野怆。
颍川七不登,野气长苍莽。
谁知万里客,湖上独长想。
弯弧力不任,棋局思虑费。
不如习投壶,闲暇可观礼。
心精手斯应,古谓射之细。
无宁贵巧得,近取直如矢。
瀛洲远尘雾,永日但书几。
相携千步廊,百发皆贯耳。
兢兢图克终,一瞬有成毁。
昔贤著新裕,取正斥奇诡。
造次垂令仪,高山劳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