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镜湖上,一庵环翠屏。
竹林藏谽谺,岭路蟠青冥。
鶱腾立奇石,崭绝瞻危亭。
车马虽扫迹,猿鸟与忘形。
我行半九州,蹋尽芒鞋青。
岂知雪满鬓,于兹敞云扃。
丹砂收箭镞,茯苓斸人形。
辽天渺归鹤,一瞬三千龄。
卜居镜湖上,一庵环翠屏。
竹林藏谽谺,岭路蟠青冥。
鶱腾立奇石,崭绝瞻危亭。
车马虽扫迹,猿鸟与忘形。
我行半九州,蹋尽芒鞋青。
岂知雪满鬓,于兹敞云扃。
丹砂收箭镞,茯苓斸人形。
辽天渺归鹤,一瞬三千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感怀四首(其二)》,描绘了诗人卜居镜湖边的隐逸生活。首句“卜居镜湖上”,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镜湖的宁静与开阔为后文的山水描绘奠定了基调。接下来,“一庵环翠屏”写出了庵庐依山而建,四周环绕着苍翠的山峰,犹如屏障。
“竹林藏谽谺,岭路蟠青冥”两句,通过描绘竹林深邃和山路蜿蜒直入青天,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深远。诗人寓居于此,仿佛与世隔绝,只有飞鸟和猿猴为伴,体现了他的超然心境。“车马虽扫迹,猿鸟与忘形”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人感慨自己遍历九州,历经沧桑,如今却在此地过上了简朴的生活,雪白的发丝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岂知雪满鬓,于兹敞云扃”表达了对时光荏苒的感叹,以及对眼前清幽生活的满足。
最后两句“丹砂收箭镞,茯苓斸人形”暗含修炼之意,可能象征诗人追求内心的平静与长生不老的愿望。然而,“辽天渺归鹤,一瞬三千龄”则以鹤归辽天的遥远和瞬间千年的时间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刻认识,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永恒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镜湖边的隐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