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俭堂饷水西庄红菱走笔奉谢》
《俭堂饷水西庄红菱走笔奉谢》全文
清 / 张凤孙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江南六月看采菱,荷衣雪腕轻桡凭。

锦帆泾里掉烟入,满身风露寒凌兢。

曼歌一声蟾魄上,紫茎绿叶牵朱绳。

十年书剑去乡国,鸳凫旧梦空飞腾。

直沽旅食又长夏,消渴不耐炎熇蒸。

水西主人辱存问,侧生五十筠篮承。

清香扑人光照眼,奚奴触手愁霜棱。

鹤留仙顶鹦爪细,一弯茜影湘波凌。

玫瑰轻擘水仙佩,玉肤映彻冰壶冰。

吴侬得此乃狂喜,传笺遍集诸宾朋。

古瓷擎出佐清宴,凉飙净扫窥盘蝇。

沧洲法酿泻百斛,灵池故实还同徵。

都忘踪迹滞燕土,但觉尘翳消胸膺。

哀梨缥李世艳称,庶浆樱实琼筵登。

独遗此品在烟水,邈如钓濑逃严陵。

天涯相赏有知己,不辞千里扁舟乘。

孤根近托藉香榭,白蘋掩映溪流澄。

芳鲜只供骚客嗜,声价岂要皇都增。

尊前一笑宛旧识,领略风味当年曾。

愿携巾拂坐风槛,娇红婉翠围千层。

吴歈渺绵吴语软,卜夜更命张华灯。

酒酣泼墨进吴谚,春蚓十丈书枯藤。

(0)
鉴赏

这首清代张凤孙的《俭堂饷水西庄红菱走笔奉谢》描绘了江南六月采菱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采菱女轻盈的姿态和荷塘的清凉景象。"曼歌一声"与"紫茎绿叶"形成鲜明对比,唤起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诗人离乡求学的感慨。接着,诗人赞美了主人赠送的红菱,清香扑鼻,令人眼前一亮,仿佛置身仙境。他感叹自己漂泊在外,对主人的款待感到欣喜,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古瓷"、"沧洲法酿"等细节增添了宴席的雅致,而"哀梨缥李"和"庶浆樱实"则象征着美酒佳肴。诗人强调红菱的高雅品质,认为它虽远离尘世,却仍能吸引知音。最后,诗人表示愿意不远千里乘舟而来,只为品尝这珍品,感受其风味,仿佛与旧友重逢。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采菱这一日常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故乡和美食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生活的独特品味。

作者介绍

张凤孙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铜城

野烧荒原外,寒云大泽中。

马嘶知驿近,驼吼欲生风。

碧草沙堤出,红桥涧水通。

遥看行殿近,旗影夕阳红。

(0)

赋得百花洲

春花迷绣幄,春水漾金凫。

照影和明月,流香过石湖。

锦帆应不见,沙鸟自相呼。

感旧复伤别,愁倾双玉壶。

(0)

题画

每爱江山趣,停杯看画频。

千峰青不断,万里碧无垠。

云树参差晚,鸥波浩荡春。

扁舟何处客,飘泊正愁人。

(0)

过张水部乐圃林馆和高季迪韵

故人非傲吏,旧隐胜愚溪。

尘世人难到,空林鸟自啼。

青山悬榻下,绿树断厓西。

终日无馀事,长呤信杖藜。

(0)

临淮秋夜

鸣桡伐鼓漾回波,美酒千钟开棹歌。

秦筝甫停越讴发,落日微风双翠蛾。

芳年易尽瑶华晚,白日朱颜愁不返。

横笛他乡未忍闻,空斋独坐成长叹。

(0)

答郑蓬洲道士

真真石室仙人子,綵凤花笺三尺纸。

千里相闻日月间,十年频寄风波里。

闻师铸鼎碧山头,飞桥走问十沧洲。

黄芽白雪照岩岫,好住春光待远游。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