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优在用行,时舍乃含章。
士业岂空言,斯世存维纲。
脩政用熙载,树礼为周防。生养蕃卵胎,芟夷谢萧■。
文思翊无为,乐声荐登康。
本未有宏模,千目森铺张。
褐襟衷短简,可布亦可藏。
学优在用行,时舍乃含章。
士业岂空言,斯世存维纲。
脩政用熙载,树礼为周防。生养蕃卵胎,芟夷谢萧■。
文思翊无为,乐声荐登康。
本未有宏模,千目森铺张。
褐襟衷短简,可布亦可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祝允明所作的《述行言情诗》第四十七首,主要体现了作者对于学问与实践、道德与社会秩序的深刻见解。首句“学优在用行”强调了理论学习的价值在于实际应用,而“时舍乃含章”则寓言智慧在适当的时候才会显现。接下来,“士业岂空言”指出士人的事业不能仅为空谈,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以维护世间的伦理准则。
诗中“脩政用熙载,树礼为周防”表达了对良好政治和礼仪制度的推崇,认为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生育教化的重要性,以及通过音乐艺术来促进社会和谐和个人安康。“文思翊无为”赞美了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而“乐声荐登康”则寓言音乐能带来吉祥与繁荣。
最后两句“本未有宏模,千目森铺张”揭示了事物的根本原则虽宏大,但需要细致入微的实施,就像繁复的网络般紧密相连。“褐襟衷短简,可布亦可藏”以朴素的衣襟比喻深沉的内心,表达出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将高尚的品德和智慧展现或隐藏。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体现了祝允明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又展示了他独特的哲学思考和艺术审美。
予本四方人,慷慨赴天路。
幸托金兰交,再蒙盐车顾。
端怀素居忧,岂乏同袍赋。
侧身向长安,凝望几朝暮。
浮阴结苑墙,年华落宫树。
是非金玉姿,安能磐石固。
时欲往从之,驽马不能步。
相思在相知,因风寄情愫。
庭柯含远风,时暑散烦襟。
岂乏华屋爽,适我良所钦。
颇爱陶彭泽,五斗北窗阴。
南薰来前楹,何必怀千金。
野居自云乐,俯仰遂素心。
素心亦何有,息影眷山林。
岁月忽已迈,江湖一以深。
手持一编书,中有太古音。
诵言消永夏,是非遗昨今。
江河赴东流,日月西驰速。
天运有乘除,人事工报复。
如何首阳薇,一去无后禄。
子云最和同,符命手自录。
婉婉舒我言,往往覆人国。
亦知重身图,谁家非骨肉。
伊余六尺躯,宁用千钟粟。
祸福止一时,安能辨直曲。
浩歌归去来,田中有茅屋。
青山夭矫如渴龙,堕地直走河流东。
岸崩谷应气犹怒,其下必有鼋鼍宫。
舟人估客尽回首,篙师舵手俱神工。
人言大险亦大胜,如此江山须画中。
宣尼南游鬼物出,伯禹东导神灵通。
天地何心世多故,刘项曹吕皆豪雄。
圣皇恃德不恃险,万里衽席歌同风。
我来其间正初夏,片帆遥映斜阳红。
风幡前麾影接岸,水槛下视波连空。
肩舆十里据高坐,始信静处观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