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行言情诗·其四十七》
《述行言情诗·其四十七》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学优在用行,时舍乃含章。

士业岂空言,斯世存维纲。

脩政用熙载,树礼为周防。生养蕃卵胎,芟夷谢萧■。

文思翊无为,乐声荐登康。

本未有宏模,千目森铺张。

褐襟衷短简,可布亦可藏。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祝允明所作的《述行言情诗》第四十七首,主要体现了作者对于学问与实践、道德与社会秩序的深刻见解。首句“学优在用行”强调了理论学习的价值在于实际应用,而“时舍乃含章”则寓言智慧在适当的时候才会显现。接下来,“士业岂空言”指出士人的事业不能仅为空谈,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以维护世间的伦理准则。

诗中“脩政用熙载,树礼为周防”表达了对良好政治和礼仪制度的推崇,认为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生育教化的重要性,以及通过音乐艺术来促进社会和谐和个人安康。“文思翊无为”赞美了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而“乐声荐登康”则寓言音乐能带来吉祥与繁荣。

最后两句“本未有宏模,千目森铺张”揭示了事物的根本原则虽宏大,但需要细致入微的实施,就像繁复的网络般紧密相连。“褐襟衷短简,可布亦可藏”以朴素的衣襟比喻深沉的内心,表达出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将高尚的品德和智慧展现或隐藏。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体现了祝允明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又展示了他独特的哲学思考和艺术审美。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移居寄子容

予本四方人,慷慨赴天路。

幸托金兰交,再蒙盐车顾。

端怀素居忧,岂乏同袍赋。

侧身向长安,凝望几朝暮。

浮阴结苑墙,年华落宫树。

是非金玉姿,安能磐石固。

时欲往从之,驽马不能步。

相思在相知,因风寄情愫。

(0)

晨起南牖纳凉

庭柯含远风,时暑散烦襟。

岂乏华屋爽,适我良所钦。

颇爱陶彭泽,五斗北窗阴。

南薰来前楹,何必怀千金。

野居自云乐,俯仰遂素心。

素心亦何有,息影眷山林。

岁月忽已迈,江湖一以深。

手持一编书,中有太古音。

诵言消永夏,是非遗昨今。

(0)

杂兴

江河赴东流,日月西驰速。

天运有乘除,人事工报复。

如何首阳薇,一去无后禄。

子云最和同,符命手自录。

婉婉舒我言,往往覆人国。

亦知重身图,谁家非骨肉。

伊余六尺躯,宁用千钟粟。

祸福止一时,安能辨直曲。

浩歌归去来,田中有茅屋。

(0)

送王存约赴惠州

远别当长歌,歌短调转苦。

鄙生寡谐合,屈指那可数。

夫君重意气,交谊薄太古。

岂惟到尔汝,未暇辨宾主。

同怀奉圣明,何心慕缨组。

契阔万里途,恨无冲风羽。

客宵仰云天,明星灿三五。

(0)

吕梁洪

青山夭矫如渴龙,堕地直走河流东。

岸崩谷应气犹怒,其下必有鼋鼍宫。

舟人估客尽回首,篙师舵手俱神工。

人言大险亦大胜,如此江山须画中。

宣尼南游鬼物出,伯禹东导神灵通。

天地何心世多故,刘项曹吕皆豪雄。

圣皇恃德不恃险,万里衽席歌同风。

我来其间正初夏,片帆遥映斜阳红。

风幡前麾影接岸,水槛下视波连空。

肩舆十里据高坐,始信静处观无穷。

(0)

谷日

翠壑烟开风满林,岸云沙雪暝阴阴。

城边瓜地谋生计,溪上青山独往心。

野客开樽闲共语,田夫负耒亦相寻。

茅堂春事年年异,不废莺花此日吟。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