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燕居》
《燕居》全文
宋 / 员兴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今我非故我,行禅坐亦禅。

送风当八面,一钵老三川。

(0)
鉴赏

这首宋代员兴宗的《燕居》,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禅者内心的宁静与对外界环境的超然态度。

“今我非故我”,开篇即点明了禅者对自我认知的转变,暗示了从世俗的自我到超越的自我之过渡。在禅修的过程中,个体逐渐剥离了世俗的束缚,认识到自我并非恒常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这种自我认知的转变,是禅修者内心深处的觉醒,也是通往心灵平静的第一步。

“行禅坐亦禅”则进一步阐述了禅者的日常生活与修行的融合。无论是行走还是静坐,都是一种修行的状态。禅者将生活的每一刻都视为修行的机会,无论是在行动中还是在静思中,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专注。这种境界体现了禅宗追求的“生活即修行”的理念,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的重要性。

“送风当八面”,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禅者对于外界环境的超然态度。在禅者的眼中,自然界的风吹草动,四季更迭,都是宇宙间自然而然的现象,无需过多的在意或干预。这种态度体现了禅者对世间万物的包容与接纳,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通过“送风当八面”,禅者仿佛将自己融入了自然之中,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

“一钵老三川”,最后这一句则展现了禅者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一钵,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三川,可能指的是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寓意广阔的天地。这句话意味着禅者虽然生活在尘世,但心却如同这广阔天地一般,不受物质世界的局限,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通过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禅者超脱世俗、心系宇宙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燕居》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展现了禅者在日常生活中对自我认知的转变、对生活的全然投入、对自然环境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广阔宇宙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禅诗。

作者介绍

员兴宗
朝代:宋

隆州仁寿人,字显道,仕前居九华山,号九华。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荐除教授。召试,擢著作郎、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所上奏议,大抵毅然抗论,指陈时弊。孝宗乾道中,疏劾贵幸,中谗去职,侨居润州而终。多与张栻、陆九渊诸学人书简往复。有《采石战胜录》、《辩言》、《九华集》。
猜你喜欢

治平院三苏像

三苏皆天人,著作浩篇简。

少读鬓成丝,苦恨生何晚。

人言筦库卑,我自得疏散。

春风牵衣裾,兴发无近远。

禅堂俨真容,光炯破昏眼。

父子也而处,天畀岷峨产。

扬马争轨躅,孔孟发关键。

日月有尽时,斯文未埋铲。

邪说入人深,风俗颓莫返。

招得戎马来,中原恣蹂践。

缅思药石言,祸患已先见。

安得起其灵,一副苍生愿。

(0)

和于子仪观见赠二十韵

壮岁悟修性,磨砻谢圭角。

堕身尘网中,意气翔寥廓。

动遭白眼观,罕识黄金诺。

圣贤皆吾心,所读真糟粕。

妙处谁与语,此道今萧索。

西施及嫫母,本身非美恶。

掩关学宴坐,浩气合冲漠。

身世鸿毛轻,利名蝉翼薄。

兀兀寡知音,头童齿将豁。

向未得良友,杯酒屡同酌。

见我辄倾倒,清音听明铎。

马队骧天骥,鸡群昂野鹤。

新诗续风骚,久矣无此作。

词锋敏而锐,百献敢一酢。

愿君偃戈矛,使我坚城郭。

中虚道自来,大信本不约。

养兹百鍊金,劫火难销铄。

心法两俱忘,无解亦无缚。

参乎一以贯,回也不改乐。

富贵何足云,侯门空赭垩。

(0)

计敏夫送酒四壶有诗和之二首·其一

万象森罗总是诗,神机一动即天随。

寒梅把酒真游戏,妙意纵横十二时。

(0)

青麻头

掺青皱翅紫麻头,肚白身肥牙似钩。

毛项花牙长腿脚,斗鸡生相斗三秋。

(0)

青玉案

虾须帘上银钩小。筵内轻寒绕。红叶徵香侵语笑。

金钗珠履,凤箫龟鼓,疑是蓬莱岛。

萱堂日日春生貌。嫩绿休然鬓边好。

赋得修龄应不少。

年年长见,画梁双燕,楼外青袍草。

(0)

送路德章芾三首·其一

穷途分愚贤,是非少复真。

圭璧委道侧,轮囷为国珍。

由来磊落士,处世多邅迍。

对越我无歉,幽居志常伸。

丰城有利剑,紫气干星辰。

终然不埋没,龙化延平津。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