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兴诗·其三》
《归兴诗·其三》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待诏朝常早,封囊出每迟。

正逢勤吐握,岂复惜捐糜。

病剧啼方绠,愁牵鬓欲丝。

因知赐归日,即是感恩时。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所作的《归兴诗》第三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对朝廷恩赐的感激之情。

首联“待诏朝常早,封囊出每迟”,开篇即以日常生活的细节入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作为朝廷官员的忙碌生活。清晨早早赴朝,表明其勤勉尽职;而“封囊出每迟”则暗示了官场的复杂与繁琐,每一次外出都显得格外慎重与迟缓。

颔联“正逢勤吐握,岂复惜捐糜”,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精神。“勤吐握”源自古代帝王礼贤下士的故事,此处比喻诗人积极纳谏、广揽人才的行为;“岂复惜捐糜”则表达了诗人不计个人得失,为国为民不惜牺牲的精神境界。

颈联“病剧啼方绠,愁牵鬓欲丝”,转而描写诗人内心的痛苦与焦虑。面对疾病的折磨,他痛苦地哭泣,愁绪深重以至于双鬓如丝,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健康与生命的珍视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尾联“因知赐归日,即是感恩时”,点明了诗人的最终愿望——期盼能够回到故乡,享受天伦之乐。同时,这也是对朝廷恩赐的深刻感激,因为只有在归乡之时,才能真正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与慰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国家、对家庭深厚的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举子

先亲去无归,家有十男子。

春秋此堂上,拜起共祭祀。

一贫乃青毡,书种幸未已。

人言抱子晚,君已三十四。

何时见入学,况未保龆稚。

老年树松柏,仁者用其意。

父母养我时,辛勤五兄弟。

蜂房今俯育,谁则逮菽水。

昊天真罔极,梦想九原启。

恭惟父母心,敢不嗣遗体。

平生忠与孝,举动法经史。

先训吾所知,功名盖天尔。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一六

高世何须更欲名,古人于此畅幽情。

后来同味无王谢,自折幽兰上冶城。

(0)

次韵詹仲信梅花

莫教一片复随波,月底风前许细哦。

花与吾人本无负,吾人自负此花多。

(0)

代内

孟光书寄与梁鸿,薪粲年年幸可同。

触热忘归浑细事,笑人应有北窗风。

(0)

十六日伏睹明堂礼成圣驾恭谢太一宫小臣敬成口号·其七

朝家积累有深仁,天听由来不远人。

且愿君王省征伐,明郊重见四夷宾。

(0)

赠翰林学士宋公白

天子昔取士,先俾分媸妍。

济济俊兼秀,师师麟与鸾。

小子最承知,同辈寻改观。

甲第叨荐名,高飞便凌烟。

遂使拜扆坐,果得超神仙。

迄今才七岁,相接乘华轩。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