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烹金,忽雷惊春。草木秀发,光辉日新。
不费纤毫力,擒下天麒麟。
全威杀活得自在,千古照耀同冰轮。
话作两橛,句中眼活。龙头蛇尾,以指喻指。
撞著露柱瞎衲僧,塞断咽喉无出气。
拟议寻思隔万山,咭嘹舌头三万里。
大冶烹金,忽雷惊春。草木秀发,光辉日新。
不费纤毫力,擒下天麒麟。
全威杀活得自在,千古照耀同冰轮。
话作两橛,句中眼活。龙头蛇尾,以指喻指。
撞著露柱瞎衲僧,塞断咽喉无出气。
拟议寻思隔万山,咭嘹舌头三万里。
这首诗《颂古七首(其一)德山小参不答话》由宋代禅宗诗人释克勤所作,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禅宗思想的深邃与玄妙。
首句“大冶烹金,忽雷惊春”以大冶炼金比喻佛法的精炼,以春雷惊醒万物象征佛法的觉醒之力。接着“草木秀发,光辉日新”描绘了万物在佛法之光照耀下的新生景象,寓意佛法能带来精神与道德的更新。
“不费纤毫力,擒下天麒麟”则以擒获天麒麟比喻佛法的威力,无需耗费任何力量就能达到极高的境界。接下来“全威杀活得自在,千古照耀同冰轮”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自由与永恒,如同月亮般照亮千年,显示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影响。
“话作两橛,句中眼活”暗示了佛法的微妙之处,言语难以完全表达其深意,正如眼睛在句子中闪烁,让人洞察其中的智慧。随后“龙头蛇尾,以指喻指”通过形象的比喻,说明佛法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如同龙头蛇尾般交织在一起,以手指指向自身,揭示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最后,“撞著露柱瞎衲僧,塞断咽喉无出气”描述了佛法的直接性和深刻性,即使是最有经验的僧人也可能被其直击心灵,无法言说。而“拟议寻思隔万山,咭嘹舌头三万里”则强调了佛法的不可言传,即便是最深入的思考也无法触及其本质,只能通过直接体验来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生动地展现了禅宗思想的精髓,以及佛法对个体精神成长和宇宙真理探索的启示作用。
悄年华,偏是流光难掷。
梦回时、分明眼底,离亭杨柳初折。
浑相忘、金微路远,与扳留、青组珠勒。
天涯何处,漫生芳草,归来珍重怕逢啼。
鴂重思、省元来是,梦生死关河。
隔今生,永迢迢良,夜如何拚。
得祗当、年华镫影,里鸳鸯绣带轻。
拆怨落、花浪随流,水消尽、西园旧春。
色孤馆黄,昏雨丝云,片苍苔满地无人。
迹问青、天何意留,住孤鸾只教。
空辜负,当年无限,山海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