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何所见去何闻,侬自珊珊岂为君。
南北东西谁国土,青黄赤白旧斯文。
静怜彩色惊朝日,远引閒情入晓云。
掷与馀芳遮世眼,逐香劳尔嗅氤氲。
来何所见去何闻,侬自珊珊岂为君。
南北东西谁国土,青黄赤白旧斯文。
静怜彩色惊朝日,远引閒情入晓云。
掷与馀芳遮世眼,逐香劳尔嗅氤氲。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补落花诗九首》中的第九首,诗人以落花为题材,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来何所见去何闻”描绘了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侬自珊珊岂为君”表达了花儿虽美,却并非仅为观赏者而开,更显其独立自主的人格象征。
接下来,“南北东西谁国土”暗示了世间万物各有其生存之地,而“青黄赤白旧斯文”则借颜色的变化,寓言世间繁华与衰败的轮回。“静怜彩色惊朝日,远引閒情入晓云”两句,通过色彩与光影的描绘,展现出落花的宁静与闲适,以及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
最后,“掷与馀芳遮世眼,逐香劳尔嗅氤氲”以落花的飘零,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易逝,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世人沉迷于世俗繁华的警示,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被表面的浮华所迷惑。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落花的细腻描绘,寓言了人生的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漠漠愁阴,银界晓、浩然一色。
谁剪水、就中撩乱,燕山如席。
天若有情天也老,高山底事头先白。
甚教人、错恨五更风,花狼藉。寒欲退,刘叉笔。
深欲殁,韦郎膝。问何如江上,孤舟蓑笠。
君不见、过门多恶客,等闲踏破琼瑶迹。
便粗豪、下马坐人床,寻欢伯。
一年好景君须记。桂子天香飘坠。
蟾光自古,几番圆缺,几番明晦。
何况人生,祸中藏福,进中隐退。
向是非乡里,功名场上,百无事,苦萦系。
便得侯封万里。到头来虚名何济。
人间最好,闲中岁月,酒中身世。
一炷龙香,数声水调,几多清致。
且今朝拚取,陶陶醉了,又陶陶醉。
重阳何处登临,玉骢惯识南山路。
秋空绝顶,西风两鬓,白云双屦。
浙浦寒潮,苏堤画舸,吴宫烟树。
不一尊琼露,数声金缕,将此景,成虚负。
试觅旧题诗句。早斓斑雨苔无数。
琼台宝瑟,不堪重记,泛觞流羽。
笑捻黄花,闲寻红叶,故人何处。
倚危阑北望,燕云晻霭,又征鸿暮。
忆湖光,醉别几经春,千里每神驰。
恨无穷烟水,无情岁月,无限相思。
万里风沙梦觉,山色碧参差。
忙对玻璃镜,照我尘姿。
欲写从前离阔,便安排画舸,准备新诗。
见六桥遗构,烟雨强撑支。
怨东风、红消翠减,比向来、浑是老西施。
如何得、刘郎双鬓,长似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