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闲庭,铿锵金铁秋声满。
是谁闲气校输赢,花影频频转。常记雅歌催版。
想军中、裘轻带缓。江湖今喜,飞燕名声,插花杯盏。
身世飘零,天涯岁月惊秋晚。
百金交谊古难寻,共看松筠暖。可是穿杨技短。
早樽前、心寒手软。珊瑚击碎,感慨悲歌,夜虫凄惋。
修竹闲庭,铿锵金铁秋声满。
是谁闲气校输赢,花影频频转。常记雅歌催版。
想军中、裘轻带缓。江湖今喜,飞燕名声,插花杯盏。
身世飘零,天涯岁月惊秋晚。
百金交谊古难寻,共看松筠暖。可是穿杨技短。
早樽前、心寒手软。珊瑚击碎,感慨悲歌,夜虫凄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修长的竹子在庭院中悠然自得,清脆的金属碰撞声如同秋天的乐章,回荡在空气中。诗人似乎在观察一场无声的比赛,花影随着秋风轻轻摇曳,增添了神秘的氛围。
接着,诗人回忆起往昔在军中的时光,那时歌声优雅,饮酒作乐,气氛轻松愉快。然而,如今身处江湖,虽然飞燕般的名声犹在,但心境却已改变,感叹身世飘零,岁月如流,秋意渐深。
诗人感慨交谊之珍贵,与友人李京兆共赏松竹的坚韧,寻找一丝温暖。然而,他似乎技艺不复当年,投壶失准,酒杯在手,心中却充满寒意。最后,他借珊瑚杯的破碎,表达了深深的感慨和悲歌,夜虫的哀鸣更添凄凉。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中秋夜宴为背景,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