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径元须近,吾庐亦庶几。
稍晴频纵步,遇雨不愁归。
夕暗儿篝火,晨饥妇饷炊。
栈羊远可炙,枥马不须鞿。
引路犬先到,惯人禽懒飞。
有时携旷士,把酒更论诗。
松露滴行帐,山风吹舞衣。
吾生身外足,此乐里中稀。
叹息游嵩馆,前贤意重违。
三径元须近,吾庐亦庶几。
稍晴频纵步,遇雨不愁归。
夕暗儿篝火,晨饥妇饷炊。
栈羊远可炙,枥马不须鞿。
引路犬先到,惯人禽懒飞。
有时携旷士,把酒更论诗。
松露滴行帐,山风吹舞衣。
吾生身外足,此乐里中稀。
叹息游嵩馆,前贤意重违。
这首宋诗《归故园述怀呈唐伯宪(其二)》是姜特立所作,表达了诗人回归田园生活的满足与闲适之情。首句“三径元须近”,意味着诗人选择接近自然的小径,暗示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接下来,“吾庐亦庶几”表达了对自家居所的自得,认为它也符合理想中的宁静生活。
“稍晴频纵步,遇雨不愁归”描绘了诗人顺应天气变化,享受漫步的乐趣,即使下雨也不影响他的归心。傍晚时分,孩子围着篝火读书,早晨妻子准备饭菜,温馨的家庭画面展现出来。诗人甚至可以烤羊、骑马而无需束缚,自由自在。
“引路犬先到,惯人禽懒飞”写出了田园生活的和谐,狗识途,鸟不惊,显示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诗人邀请朋友一同饮酒论诗,享受松露滴落、山风轻拂的自然乐趣,生活情趣盎然。
最后两句“吾生身外足,此乐里中稀”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世喧嚣、内心富足的田园生活的深深满足,感叹这样的生活是城市生活中难以寻觅的。结尾处提到“叹息游嵩馆,前贤意重违”,诗人感慨自己虽然回归田园,但仍未能完全脱离前人的期望或世俗的追求,流露出一丝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都市生活的反思。
阿爷五十四,怜汝才始生。
恩育夙夜谨,眉目秋水清。
行如生鹿跳,语若流莺鸣。
当时恣娇顽,计日期长成。
尔祖豪杰姿,声闻州郡钦。
一顾等成败,片言能重轻。
田园亘阡陌,兵火成榛荆。
千顷遗寸波,百田才一塍。
官租因讼致,薄业宁躬耕。
不辞生理苦,所惧徭役并。
嗟予蚤失怙,慈亲训遗经。
遭时风尘黑,扶日云霄青。
簪笔侍禁闼,通籍居承明。
衰年遂冉冉,薄宦徒营营。
辞官归故园,葺屋依先茔。
看花眼如雾,种竹发已星。
贫无金在囊,家有书满籯。
念汝未强壮,立身恐伶仃。
痛逼骨肉怀,感慈肝胆惊。
男儿在忠孝,业学崇勋名。
题诗冀尔识,慰我桑榆情。
《示宜学绩学甲戌三月题》【明·刘炳】阿爷五十四,怜汝才始生。恩育夙夜谨,眉目秋水清。行如生鹿跳,语若流莺鸣。当时恣娇顽,计日期长成。尔祖豪杰姿,声闻州郡钦。一顾等成败,片言能重轻。田园亘阡陌,兵火成榛荆。千顷遗寸波,百田才一塍。官租因讼致,薄业宁躬耕。不辞生理苦,所惧徭役并。嗟予蚤失怙,慈亲训遗经。遭时风尘黑,扶日云霄青。簪笔侍禁闼,通籍居承明。衰年遂冉冉,薄宦徒营营。辞官归故园,葺屋依先茔。看花眼如雾,种竹发已星。贫无金在囊,家有书满籯。念汝未强壮,立身恐伶仃。痛逼骨肉怀,感慈肝胆惊。男儿在忠孝,业学崇勋名。题诗冀尔识,慰我桑榆情。
https://shici.929r.com/shici/qKCJV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