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月廿五日余偕侍禦刘朋节于仲才都事袁彦祥饮于秋官赵有年第时莲花盛开比他处之最先者因名曰瑞莲遂相与联句四首·其一》
《四月廿五日余偕侍禦刘朋节于仲才都事袁彦祥饮于秋官赵有年第时莲花盛开比他处之最先者因名曰瑞莲遂相与联句四首·其一》全文
明 / 江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绿水薰风出绛莲,濂溪丰韵小窗前。

清标不愧名君子,窈窕何曾让水仙。

丹脸笑回霞綵艳,翠钿香浥露珠圆。

高歌不尽尊前兴,欲请移封向酒泉。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赏莲的雅致场景。首句“绿水薰风出绛莲”,以“绿水”、“薰风”、“绛莲”三词,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绿水中飘来阵阵暖风,引出一枝红莲,生动展现了夏日莲花盛开的景象。

接着,“濂溪丰韵小窗前”,将莲花比作濂溪的丰韵,赋予了莲花以文人雅士的气质,暗示了莲花的高洁与优雅。在小窗前,这一景致显得格外雅致,仿佛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理想之境。

“清标不愧名君子,窈窕何曾让水仙”,进一步赞美了莲花的品质,称其为“君子”,并将其与水仙相比,强调了莲花的高洁与端庄,不逊于水仙的美丽与幽雅。

“丹脸笑回霞彩艳,翠钿香浥露珠圆”,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莲花的美丽与生机。红艳的花瓣如同女子的笑脸,映照着霞光,而翠绿的花蕊则仿佛被露珠浸润,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形象地描绘了莲花的娇美与生机。

最后,“高歌不尽尊前兴,欲请移封向酒泉”,表达了诗人对莲花的喜爱之情,以及想要将这份美好分享给更多人的愿望。诗人希望将自己的喜悦与赞美之情,通过歌唱传递出去,甚至想象着将这份美景移至酒泉,让更多人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莲花的细腻描绘和深情赞美,不仅展现了莲花的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江源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猜你喜欢

重九·其二

天倾西北漫仓皇,地缺东南孰主张。

俯视中原三万里,不妨抱膝过重阳。

(0)

使日杂诗·其五

独往孤行道偶通,知音千载最难逢。

世人尽在酣眠里,忘却人间夜起翁。

(0)

华严瀑

纵知瀑来处,去处有谁知。

入涧三百尺,莫能穷所之。

雪花舂石色,雾气变岩姿。

可怪奔驰者,徘徊空自奇。

(0)

柳墅公园

十日一风市尘起,霾没花枝尚馀几?

河东闻有旧行宫,新绿成林翳春水。

谁怜绕水数千树,以密胜疏殊可喜。

纵步回看始觉深,光景蔽亏度寒晷。

我知惜林不置屋,但设木榻供小止。

莫教繁华夺野意,见地甚高极有理。

入林入山必同调,孰能解此非俗士。

日斜未去为茅亭,归鸟啁啾忽盈耳。

(0)

二十七日残夜

缺月馀半规,烂烂犹至昼。

玉玦俄成钩,翻出太白后。

残宵袖手人,不与世竞走。

先登徒取败,无继欲奚就?

(0)

答王逸盦·其二

虎掷龙摅边九州,英雄谁肯死前休。

功名无与夷齐事,薇蕨空山又一秋。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