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鸟皆一舌,尔鸟百舌声关关,青春白日鸣花间。
绿窗佳人怨离别,脉脉閒愁向谁说。
东家鹦鹉锁金笼,让尔百舌当春风。
众鸟皆一舌,尔鸟百舌声关关,青春白日鸣花间。
绿窗佳人怨离别,脉脉閒愁向谁说。
东家鹦鹉锁金笼,让尔百舌当春风。
这首诗描绘了百舌鸟在春日花间的独特歌声,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借佳人的离别之愁和东家鹦鹉的金笼之锁,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自然与人工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首句“众鸟皆一舌”以夸张手法强调了百舌鸟与众不同的特性,其声音丰富多样,不同于其他鸟类单一的鸣叫。接着,“尔鸟百舌声关关,青春白日鸣花间”描绘了百舌鸟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在花丛中欢快地歌唱,其声音清脆悦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绿窗佳人怨离别,脉脉闲愁向谁说”则将视角转向了一位身处绿窗之内的佳人,她因离别而感到忧伤,内心的情感无处诉说,显得孤独而哀愁。这种情感与百舌鸟的欢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自然与人类情感世界的复杂性。
最后,“东家鹦鹉锁金笼,让尔百舌当春风”通过对比东家鹦鹉被囚禁于金笼中的命运,与自由自在的百舌鸟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批判。这里,百舌鸟成为了自由与生命力的象征,与春风一同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不仅展现了百舌鸟独特的自然之美,也深刻探讨了自由、束缚、自然与人工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忙处爱山看不当,归来结屋长相向。
就中编作归来轩,田园正欠陶元亮。
竹篱茅舍村数家,藜杖芒鞋时一访。
红尘不比晋宋间,清风自是羲皇上。
梦回枕簟书有声,客来午篆微烟障。
绿阴入户如有约,白云出谷遥相望。
邈知今日始有归,始信从前心是放。
更容老子二十年,从教白发三千丈。
大禹之功及天地,庙有梅梁何足异。
奈何过用铁索缠,太祝为之欲徼利。
每言变化失其所,去作老龙治风雨。
一声霹雳震岩扉,千尺蜿蜒辞殿户。
七月熇苗沾块土,忧杀村中老农父。
买羊沽酒祭梅梁,祭罢祠官传好语。
吁嗟老农无尔愚,大禹有神焉可诬!
汝曹淫祀欲求福,此物为妖当伏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