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幽居傍北溪,莫将归思作新诗。
未为野客随翁去,应被山僧笑我痴。
近日病中为酒敌,他年物外得禅师。
林泉漫有花开约,借马相从能几时。
闻说幽居傍北溪,莫将归思作新诗。
未为野客随翁去,应被山僧笑我痴。
近日病中为酒敌,他年物外得禅师。
林泉漫有花开约,借马相从能几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毕仲游所作的《次韵和子思舅》。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的情感。
首句“闻说幽居傍北溪”,诗人听说有人在北溪旁隐居,表达了对这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接着,“莫将归思作新诗”,诗人提醒自己不要将对这种生活的思念化为诗歌,可能是因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或是对自身无法实现这一理想的无奈。
“未为野客随翁去,应被山僧笑我痴”两句,诗人自嘲自己未能成为真正的隐士,跟随老者一同前往幽居之地,担心会被山中的僧人视为痴人。这里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自身无法完全融入这种生活状态的遗憾。
“近日病中为酒敌,他年物外得禅师”两句,诗人坦陈自己近期因病而难以摆脱酒的困扰,暗示了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能够找到心灵寄托、获得禅师指导的期待,希望能通过修行达到精神上的解脱。
最后,“林泉漫有花开约,借马相从能几时”两句,诗人以花开花落、时光易逝为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与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友情与相聚时光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友情与时光的珍惜,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屋边新剪百株桑,一抹村烟远可望。
斜径短桥交竹翠,乍晴又雨到梅黄。
秧针簇簇当蓬户,蛙鼓喧喧隔土墙。
相嘱邻翁先刈麦,前溪水漫也无妨。
钜细各自生,于何生去取。
晨兴觑厥根,蒙茸若灌莽。
有党即有害,邪正偶然聚。
闭塞雨露资,尺寸僭吾土。
纵观天地间,阴阳非共府。
松柏挺云霄,亦畏九枚侮。
呼童听指挥,一仰当一俯。
会留青翠佳,去者慎勿怒。
我生严好恶,不以草无主。
或恐乱苗莠,著言始邹鲁。
异日买山成,奇石叠小圃。
习习猗兰香,庶几君子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