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茸沙树烟,沙白高如山。
青山摇水动,欢去几时还。
山青有时绿,摇橹声相续。
载梦过江来,听我莫愁曲。
身是江南人,不见江南春。
春风吹裙带,拂起落花尘。
茸茸沙树烟,沙白高如山。
青山摇水动,欢去几时还。
山青有时绿,摇橹声相续。
载梦过江来,听我莫愁曲。
身是江南人,不见江南春。
春风吹裙带,拂起落花尘。
这首《莫愁曲》由明代诗人黎遂球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日的画卷,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首句“茸茸沙树烟,沙白高如山”描绘了沙地上树木轻柔的烟雾与洁白的沙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仿佛沙山也有了生命,与远处的烟雾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青山摇水动,欢去几时还”则将视线转向了远处的青山,随着水面的波动,青山似乎也在轻轻摇曳,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哀愁。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和情感的深度。
“山青有时绿,摇橹声相续”进一步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和谐。青山在不同的时刻呈现出不同的绿色,而船夫摇动船桨的声音此起彼伏,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是对生活节奏的细腻捕捉。
最后,“载梦过江来,听我莫愁曲。身是江南人,不见江南春。春风吹裙带,拂起落花尘。”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表达了对江南春天的深深怀念与向往。他虽然身处异乡,但心中却始终怀揣着对江南的美好记忆,春风轻拂,不仅吹动了他的裙带,也唤醒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句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的热爱与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