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袖临风一怅然,雨馀草木亦娟娟。
东头夜半明月出,照见蛟龙石上眠。
翠袖临风一怅然,雨馀草木亦娟娟。
东头夜半明月出,照见蛟龙石上眠。
这首元代诗人李孝光的《题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林在月光下的静谧之美。首句“翠袖临风一怅然”,仿佛一位女子轻盈地站在竹林中,微风吹过,竹叶轻轻摇曳,带出一丝淡淡的忧愁与感慨,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雨馀草木亦娟娟”一句,通过雨后草木的清新与娇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生机勃勃,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力。
“东头夜半明月出,照见蛟龙石上眠”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将时间推进至夜晚,月亮从东方升起,照亮了整个竹林,尤其是那静卧于石上的蛟龙,仿佛是竹林中的守护者,静静地沉睡在月光下。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月光下的竹林之美,更赋予了竹林一种神秘与宁静的力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深邃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月光、草木和蛟龙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自然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
五载输粮女真国,天全我志独无田。
孤来有野鸽,觜眼肖春鸠。
饥肠欲得食,立我南屋头。
我见如不见,夜去向何求。
一日偶出群,盘空恣嬉游。
谁借风铃响,朝夕声不休。
饥色犹未改,翻翅如我仇。
炳哉有灵凤,天抑为尔俦。
翕翼处其间,顾我独迟留。
凤至吾道行,凤去吾道休。
鸽乎何所为,勿污吾铛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