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幡皂盖引危旌,曙色光辉拥传行。
疲马几家临驿路,乱山到处有猿声。
东来二浙春光尽,南浸三江夏涨生。
冷落公厨添旅思,饥乌空噪弋阳城。
朱幡皂盖引危旌,曙色光辉拥传行。
疲马几家临驿路,乱山到处有猿声。
东来二浙春光尽,南浸三江夏涨生。
冷落公厨添旅思,饥乌空噪弋阳城。
此诗描绘了清晨弋阳城外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旅途氛围与自然之感。首句“朱幡皂盖引危旌,曙色光辉拥传行”,以鲜艳的旗帜和庄严的仪仗队开篇,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气氛,同时通过“曙色光辉”点明时间,暗示着旅程的开始。接着,“疲马几家临驿路,乱山到处有猿声”两句,将视线转向沿途的景致,疲惫的马匹与临路的驿站,以及远处山间不时传来猿猴的啼叫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旅途图景,既有旅途的艰辛,也蕴含着自然界的生机。
“东来二浙春光尽,南浸三江夏涨生”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从局部的旅途场景转向更广阔的地理空间,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自然的循环。春去夏来,二浙之地的春光消逝,三江之水因夏季的到来而泛滥,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化,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最后,“冷落公厨添旅思,饥乌空噪弋阳城”两句,将情感拉回现实,通过“冷落公厨”的描述,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饥乌空噪”则以乌鸦的鸣叫作为背景音,增添了几分凄凉与荒凉之感,同时也象征着旅途中的无助与彷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与感受,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迟迟阊阖启清晨,纳纳乾坤媚早春。
南极一星明寿域,东风正月遇生辰。
元方喜悦宽孤抱,仇氏康强到七旬。
绮席重开喧地分,綵衣频舞乐天伦。
生绡图画烟霞灿,妙笔诗章月露新。
玄圃丹丘移顷刻,金声玉彩斗精神。
忘忧萱草香恒在,不老梅花色自真。
烟霭喷炉焚艾蒳,玉脂凝釜荐麒麟。
楼居罨画中无地,屏转罘罳外隔尘。
盛世遭逢恒履泰,遐龄绵远定归仁。
三从己喜归贤母,四德何曾愧古人。
石烂海枯堪等待,永期长在此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