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鼎须凭重一斤,秤来却是十六星。
一星水里真金妙,合作流珠二八停。
入鼎须凭重一斤,秤来却是十六星。
一星水里真金妙,合作流珠二八停。
这首诗《金丹诗诀(其八十一)》由宋代道士陈楠所作,通过巧妙的比喻,揭示了炼丹术中的重要原理。诗中以“入鼎须凭重一斤,秤来却是十六星”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在炼丹过程中,选取材料时的精准与复杂性。一斤的重量是炼丹术中常用的计量单位,而十六星则暗喻了选取材料时需要考虑的多种因素和条件,强调了炼制过程中的严谨性和多样性。
接着,“一星水里真金妙,合作流珠二八停”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的“一星水里真金妙”,指的是在水中寻找真正的黄金,象征着在炼丹过程中,需要从众多看似平凡的事物中识别出真正有价值、有潜力的成分。而“合作流珠二八停”则暗示了将这些精选的材料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里的“流珠”可能是指炼丹过程中产生的精华或结晶,而“二八停”则意味着比例的精确,即每两份材料与一份精华的完美结合,以此来达到炼丹的目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炼丹术中对材料选择和配比的高超技艺,还蕴含了道家哲学中对于自然规律和宇宙和谐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古代炼丹家们追求长生不老、身心合一的智慧与执着。
归种桃花,楚云满、故国仙林如缬。
林外横笛呼犍,春泥渐啼滑。
乡绪引、江关倦客,奈歧路、短丝难折。
落手沧洲,当歌白日,珍重华发。
旧题句、银烛西楼,梦尘剪、东风黯销歇。
谁遣一艎新水,送飞花如雪。
中夜起、吴鸿试数,对月明、酒醒伤别。
底事抛得鸱夷,五湖空说。
再休问、愁边鸥鹭,月冷沙昏,梦归何处。
故苑沧波,为谁绿到旧游路。
石鳞风起,呜咽作、前秋语。
流水不参差,莫涴了、一分尘土。前度。
有天风瑟瑟,日夜步虚来去。
新蒲细柳,问谁信、好春无主。
恨双燕、不把斜阳,细说与、碧窗烟雾。
只翳镜飞红,遮断凌波新步。
哀弦促拍,衮遍伊州破。
谁换小梅花,梦横枝、夜寒香妥。
年时风雪,三九最关情,修竹外,绮窗前,几许閒功课。
如今憔悴,花抵人愁么。
已办醉如泥,甚尊前、犹分蛉蠃。
江南书到,鸥鹭尚平安,双蜡屐,一渔蓑,何日真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