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草·其二》
《草·其二》全文
宋 / 陈景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未破滁阳亭屡易,亭亡今又几经年。

峰回路转势不改,木秀阴繁直到巅。

流下山泉音若咽,烧馀寺刻块如拳。

柴王一殿今何在,衰草残烟护晓娟。

(0)
翻译
滁阳亭多次更换,如今已过去多少年。
山势曲折道路弯,树木繁茂阴凉至山顶。
山泉潺潺声低沉,寺庙残迹似拳头般大小。
昔日柴王殿何在?只有衰草晨烟相伴。
注释
滁阳亭:指一个地方的亭子。
屡易:多次更换。
经年:多年。
峰回路转:形容山路曲折。
势不改:山势依然。
木秀阴繁:树木茂盛,阴凉众多。
流下:山泉流下。
音若咽:声音如同哽咽。
寺刻:寺庙的石刻。
块如拳:形状像拳头。
柴王:古代君主或贵族的称呼。
殿:殿堂。
何在:现在在哪里。
衰草:枯萎的草。
残烟:残留的炊烟。
晓娟:早晨的美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景沂的《草(其二)》,通过对滁阳亭的变迁和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出历史沧桑与自然永恒的主题。首句"未破滁阳亭屡易,亭亡今又几经年"表达了亭子多次更换,历经岁月洗礼的感慨。接下来的"峰回路转势不改,木秀阴繁直到巅"描绘了山势的蜿蜒起伏和树木的茂盛繁阴,显示出大自然的坚韧与生机。

"流下山泉音若咽,烧馀寺刻块如拳"通过山泉潺潺和寺庙遗址的刻画,传递出一种静寂而苍凉的历史氛围。最后两句"柴王一殿今何在,衰草残烟护晓娟"以询问柴王殿的遗迹,以及眼前衰草和晨雾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荣光消逝的深深怀念。

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富有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陈景沂
朝代:宋

陈景沂(生卒年未详),或说名景沂,或说名咏,景沂为字,号愚一子、肥遯子。其籍贯《四库全书总目》作天台,民国《台州府志》作泾岙(今温岭市晋岙村),经考证,以宋台州(今属浙江)为是。理宗宝祐(1253-1258)年间重新整理《全芳备祖》,并进献朝廷,请人作序,谋求出版。综其一生行迹,属于当时的江湖游士,没有科举、仕宦方面的任何信息,布衣终身,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江淮、湘赣、浙闽等地漫游、客居。现存著作唯有《全芳备祖》一种,其中收有一些自己的诗词和短文。
猜你喜欢

看柏次韵·其一

苍翠亭亭傲雪枝,间桃间柳亦春猗。

东风移入骚人宅,一日多于一日诗。

(0)

莫君玉泉别后在途屡承飞章足见惓惓不忘之意缘懒病相寻风雅道衰无以属和蒙道及谨以拙作解嘲非谓诗也

万里飞章万里情,高山流水韵锵鸣。

不知郢曲堪谁和,欲强陶琴向月横。

故里惊看公矍铄,内台声重子宁馨。

等閒木石休轻弃,洛社风流旧有名。

(0)

还乡和闲中见赠

猿鹤年来信有依,澄江句好忆晴晖。

微吟草阁听寒籁,独坐黄昏对紫薇。

踏地双鞋须自爱,暖寒诸会莫相违。

东门酒熟瓜堪换,不用黄金满载归。

(0)

秋日饮钟海月宅

黄冠野服际时昌,千仞争看老凤翔。

商岭采芝歌调别,渭川栽竹钓竿长。

山杯数举知公健,海月初生称夜良。

为听玄谈归未得,野芳和露荐秋香。

(0)

冬日观庭卉有怀

目前风景自无涯,南陌东城路若赊。

枸杞悬泉甘菊实,酴醾穿土瑞香花。

布裘禦腊酒为佐,蓬屋当风竹莫遮。

松菊道人多逸兴,芒鞋今日又谁家。

(0)

送龚沙溪宪长迁湖广石辖歌

沙溪参藩今总宪,袖里龙泉金百炼。

春生秋杀天何私,白日青天人共见。

有脚阳春去复来,广人再睹春风面。

帝念湖南为帝乡,右辖须得千夫良。

简俾明公捧檄行,直从岭表趋岳阳。

薇垣三日足甘雨,湖岳为尔生辉光。

甘泉野老无拘束,脚底洞天三十六。

神游衡岳四十年,祝融招手坐青玉。

愿公无禁朱陵关,鹤驭来时春草绿。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