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清凉山》
《登清凉山》全文
清 / 沈德潜   形式: 古风

蹑磴上烟丛,云木性所恋。

无风松自响,有涧路疑断。

兹山未峻极,祇齐蒋陵半。

清旷豁远目,指顾得壮观。

大江岷峨来,一气混澜汗。

群山龙蜿蜒,千里作屏翰。

城郭环螮蜺,烟火逾百万。

繁华江左雄,形胜天下冠。

六代等置棋,纷纷几龙战。真人起濠泗,创业区县。

考卜协地灵,定鼎属天眷。

末季煽腥氛,神器丧荒晏。

宫阙址已湮,兴替理可见。

事往迹恍惚,感来情凄惋。

惟有青山色,今古常不变。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德潜的《登清凉山》,描绘了作者攀登清凉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蹑磴上烟丛”形象地写出山路的幽深与云雾缭绕,接着“云木性所恋”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山中无风而松声自响,山路曲折如涧,显得静谧而险峻。清凉山虽非最高,但足以与蒋陵相媲美,视野开阔,景色壮丽。

诗人以大江岷峨的壮阔景象为背景,比喻群山如龙蜿蜒,象征江山的雄伟和稳固。金陵城郭繁华,人口众多,被誉为江左雄镇,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的六朝在此展开过无数争斗,从孙权到朱元璋,各有兴衰。诗人提及真人孙策在濠泗崛起,开创基业,以及南京作为帝王之都的天眷之地。

然而,末世战火纷飞,昔日宫殿已成废墟,历史的兴替在此可见一斑。诗人感慨往事如梦,遗迹模糊,心中充满哀婉之情。最后,他以青山不改之色,寄寓对永恒不变的自然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展现了诗人对江山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沉淀的敬畏和对自然永恒的赞叹。

作者介绍
沈德潜

沈德潜
朝代:清   号:归愚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673~1769

沈德潜(1673~1769),字碻(què)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但少数篇章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所著有《沈归愚诗文全集》。又选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流传颇广。
猜你喜欢

十二月乐辞十三首·其二二月

晴光漾漾琉璃波,垂杨扫黛嚬青蛾。

紫丝步障芳草陌,薄露春香蝉翼罗。

莺簧吹笙教春语,花落无云过烟雨。

传头舞红鹦鹉杯,东风燕尾参差开。

(0)

来复生

竹萌遗箨化为芦,常恐青林岁晚疏。

今日又看新笋出,节围肤色愿相如。

(0)

赠李正甫

富贵侈车服,鲜丽生光辉。

贫贱窃慕之,勉强终亦非。

东家借骏马,西家借新衣。

顾盼骄路人,识者多笑讥。

贫贱当勤劬,富贵起细微。

俸秩既丰厚,不复布与韦。

诗人有佳句,剽盗相因依。

逮其能已出,此道方庶几。

(0)

送王敬之御史耿伯玉台掾东归

敬之方平尚质直,伯玉谟谋加致密。

中台二妙卓有声,骢马西来能事毕。

绣衣东望五云深,卢龙烟草金沟水。

欲知别后忆君时,万叠秦山秋雨里。

(0)

初阳台

初阳台上新亭好,一曲笙簧石壁开。

惊起玄真狂道士,步虚飞下玉清台。

(0)

次韵荅吴兴黄伯成

行尽松阴黄叶株,三叉路口问茅庐。

青山对语惟扪虱,落日催归独跨驴。

土木形骸嵇叔夜,波澜文字木玄虚。

残年记得相存问,莫道天寒无鲤鱼。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