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瑟瑟夜漫漫,夜白风清玉露漙。
燕山游子衣裳薄,秦地佳人闺阁寒。
欲向楼中萦楚练,还来机上裂齐纨。
揽红袖兮愁徙倚,盼青砧兮怅盘桓。
盘桓徙倚夜已久,萤火双飞入帘牖。
西北风来吹细腰,东南月上浮纤手。
此时秋月可怜明,此时秋风别有情。
君看月下参差影,为听莎间断续声。
绛河转兮青云晓,飞鸟鸣兮行人少。
攒眉缉缕思纷纷,对影穿针魂悄悄。
闻道还家未有期,谁怜登陇不胜悲。
梦见形容亦旧日,为许裁缝改昔时。
缄书远寄交河曲,须及明年春草绿。
莫言衣上有斑斑,只为思君泪相续。
秋天瑟瑟夜漫漫,夜白风清玉露漙。
燕山游子衣裳薄,秦地佳人闺阁寒。
欲向楼中萦楚练,还来机上裂齐纨。
揽红袖兮愁徙倚,盼青砧兮怅盘桓。
盘桓徙倚夜已久,萤火双飞入帘牖。
西北风来吹细腰,东南月上浮纤手。
此时秋月可怜明,此时秋风别有情。
君看月下参差影,为听莎间断续声。
绛河转兮青云晓,飞鸟鸣兮行人少。
攒眉缉缕思纷纷,对影穿针魂悄悄。
闻道还家未有期,谁怜登陇不胜悲。
梦见形容亦旧日,为许裁缝改昔时。
缄书远寄交河曲,须及明年春草绿。
莫言衣上有斑斑,只为思君泪相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捣衣篇》,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游子思念家乡、亲人的深切情感和孤独寂寞的心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以及鲜明的画面刻画,展现了作者在异地漂泊时的愁绪与忧伤。
秋夜之景色描写得十分生动,如“瑟瑟”、“风清玉露漙”等字眼,不仅形容了秋天凉爽的气候,更传达了一种萧索和凄凉的情感。燕山游子与秦地佳人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在外漂泊的孤独感。
“揽红袖兮愁徙倚,盼青砧兮怅盘桓”一句中,“揽红袖”、“盼青砧”的动作细节,透露出诗人心中的忧郁和不舍。随后的“萤火双飞入帘牖”则让人感受到夜的静谧与孤独。
“西北风来吹细腰,东南月上浮纤手”两句中,风和月的描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暗示着诗人的柔弱与无力。紧接着,“此时秋月可怜明,此时秋风别有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夜特有的感受和情感。
“君看月下参差影,为听莎间断续声”两句中,通过对月光下的树影和草丛间的虫鸣声的描写,传递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情绪。随后的“绛河转兮青云晓,飞鸟鸣兮行人少”则让读者感受到一片萧瑟的秋意。
诗中后半部分,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书信往来的描写,如“攒眉缉缕思纷纷,对影穿针魂悄悄”、“闻道还家未有期,谁怜登陇不胜悲”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承受的离愁。
“梦见形容亦旧日,为许裁缝改昔时”两句则是诗人在梦中与往事的交织,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缄书远寄交河曲,须及明年春草绿”、“莫言衣上有斑斑,只为思君泪相续”等句子,则是诗人通过书信传达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在思念中无法抑制的泪水。
总体而言,《捣衣篇》是一首表达了游子离愁、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秋夜寂寞情感的诗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诗人成功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描绘出来,让读者能够共鸣。
老禅宴坐红氍毹,心如莲花不著水。
信口试作莲花吟,声落九州烟雨里。
吴兴学士开新图,集贤待制大字书。
天生三老仍并世,邂逅一笑山如庐。
清河先生好事者,题封远寄草庵下。
草庵老禅之子孙,白璧明珠喜盈把。
呜呼九原不可作,莲花如今亦冥漠。
踞湖山顶望江南,青天飞来双白鹤。
吴山岩岩界空碧,湖水春深好颜色。
芳草连天百鸟飞,独怜王孙归未得。
骥垂两耳愁空山,驽骀高居十二闲。
黄鹄一去不顾返,肯与鸡鹜留人寰。
落花冥冥闇南浦,山水清晖浩无主。
先生岂不怀故都,举世溷浊何须数。
渚有兰兮江有蓠,我思君兮来何时。
一春两度梦中见,是耶非耶空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