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三分过二分,归来触目见山青。
鸣鸠乳燕村村闹,不似山中好细听。
春色三分过二分,归来触目见山青。
鸣鸠乳燕村村闹,不似山中好细听。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归来的感受。"春色三分过二分",春天已过半,万物生长,生机勃勃。"归来触目见山青",诗人归来时,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青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鸣鸠乳燕村村闹,不似山中好细听",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热闹景象。鸣鸠(即布谷鸟)和乳燕(雏燕)在村庄里欢快地鸣叫,一片喧闹。然而,诗人却认为这声音不如在山中细细聆听来得宁静与美好。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山中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一展慰久阔,寸心仍未伸。
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
那堪适会面,遽已悲分首。
客路向楚云,河桥对衰柳。
送君匹马别河桥,汝南山郭寒萧条。
今我单车复西上,郎去灞陵转惆怅。
何处共伤离别心,明月亭亭两乡望。
古木无人地,来寻羽客家。
道书堆玉案,仙帔叠青霞。
鹤老难知岁,梅寒未作花。
山中不相见,何处化丹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