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垂垂拂水流,梧宫花草不曾秋。
蛾眉飞作天边月,长为君王照凤楼。
金缕垂垂拂水流,梧宫花草不曾秋。
蛾眉飞作天边月,长为君王照凤楼。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姑苏城中杨柳依依、流水潺潺的景象,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怀念。
首句“金缕垂垂拂水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杨柳的枝条比作金线,轻柔地拂过水面,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金线般的柳丝与流动的水波相互映衬,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示着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活力。
次句“梧宫花草不曾秋”,则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姑苏城中梧桐宫殿内四季常青、花木繁盛的景象。这里的“不曾秋”不仅指季节的变化,更蕴含着一种永恒不变的美好寓意,象征着理想中的仙境或心中的净土。
后两句“蛾眉飞作天边月,长为君王照凤楼”,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女子的蛾眉比作天边的月亮,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美貌,也寄托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同时,“长为君王照凤楼”一句,既是对君王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和向往。这里的“凤楼”象征着高雅、尊贵的爱情殿堂,表达了诗人对于纯洁、永恒爱情的渴望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理想情感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挚情感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余生非匏瓜,于世不无求。
弱力惮耕稼,衣食当周流。
起家始二十,南北今白头。
愁伤意已败,罢病恐难瘳。
江湖把一节,屡乞东南州。
治民岂吾能,閒僻庶可偷。
谬恩当徂冬,黾勉始今秋。
岂敢事高蹇,茫然乖本谋。
抚心私自怜,仰屋窃叹愀。
强骑黄饥马,欲语将谁投。
赖此城下宅,数蒙故人留。
揽衣坐中庭,仰视白云浮。
白云御西风,一一向沧洲。
安得两黄鹄,跨之与云游。
秦惜逝者耋,晋嘉良士休。
古人皆好乐,哀此岁月遒。
嗟我抱愁毒,残年自羁囚。
但为兔得蹄,非复天上鸥。
虽知林塘美,欲往辄回辀。
名园一散策,笑语随觥筹。
探题绕梅花,高咏接应刘。
宿雨洗荒堑,寒蛟沈老湫。
沿洄信画舸,归路子城幽。
冬风不改绿,忽见新阳浮。
欢事去如梦,嘉时念难留。
明发得君句,谓将续前游。
语我饮倡乐,不如诗献酬。
淮洲奏钟鼛,雅刺德不犹。
文墨有真趣,荒淫何足收。
来篇信时女,窈窕众所求。
兹理傥可谐,华簪为君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