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战败不羞》
《三战败不羞》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三战败不羞,一官迁辄喜。

古人思慰亲,愧辱宁在己。

于陵避兄食,织屦仰妻子。

恩义有相权,洁身非至理。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ānzhànbàixiū
sòng / wángānshí

sānzhànbàixiūguānqiānzhé

rénwèiqīnkuìníngzài

língxiōngshízhīyǎng

yǒuxiāngquánjiéshēnfēizhì

翻译
经历三次战役失败也不感到羞耻,一旦官职晋升就满心欢喜。
古人常想通过成就来安慰亲人,自感羞愧宁可由自己承担。
于陵为了避开兄长而选择节俭饮食,织草鞋依赖妻子和孩子。
恩情和道义应相互权衡,保持清白并非最高境界。
注释
三战败:多次战败。
不羞:不觉得羞耻。
一官迁:官职晋升。
辄喜:就感到高兴。
古人思:古人常常思考。
慰亲:安慰亲人。
愧辱:羞愧和耻辱。
宁在己:宁愿由自己承受。
于陵:历史人物于陵。
避兄食:为避开兄长而节俭饮食。
织屦:编织草鞋。
仰妻子:依赖妻子和孩子。
恩义:恩情和道义。
相权:相互权衡。
洁身:保持清白。
非至理:并非最高的道德标准。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为外界评价所动的高洁情操和豁然自得的心态。

“三战败不羞,一官迁辄喜。”这两句表现了诗人面对失败和成功都能保持平常心,既不会因失败而感到羞愧,也不会因为得到升官而感到过度的喜悦。这是一种超然物外、豁达的人生态度。

“古人思慰亲,愧辱宁在己。”诗人提到古人思想家会安慰父母,认为自己的过失和羞耻应该由自己承担,这表明了诗人对于责任的认知和个人品德上的自律。

“于陵避兄食,织屦仰妻子。”这两句引用了历史上两个以孝著称的人物故事。于陵是春秋时期的孝子,他为了避免与兄长争财产而隐居;织屦则是指汉代的孝妇,因为家贫只能用草编制鞋底(屦)来供丈夫穿着。这两句通过引用古人孝行,强化了诗人对于家庭责任和道德自律的重视。

“恩义有相权,洁身非至理。”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待人接物应持有的原则,即在施以恩惠与保持正义之间找到平衡,同时也强调了保持个人清白无瑕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坦白和对古代美德的引用,展现了一种崇高的人格追求和道德理想。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秋景.秋风思鲈莼

秋风已如此,游子复何为。

蕉鹿空形役,莼鲈绕梦思。

凉天新雁过,旅思白鸥知。

雪色松江鲙,银光笠泽丝。

人生归去好,乡味寄来迟。

尚觉姜难致,令人忆左慈。

(0)

梅花三首·其一

蝶隐蜂藏寂众芳,一枝寥落小溪傍。

林逋仙去无知己,明月清风自主张。

(0)

感事二首·其一

一朝天险失长江,肉食诸公竞卖降。

受禅碑中无姓字,祇今谁忆鹿门庞。

(0)

次韵程道益见赠二首·其一

此生惭愧马牛襟,返锁柴门岁月深。

避地管宁甘白帽,登台郭隗自黄金。

风霜渐老骚人鬓,天地元知国士心。

却喜程侯晚相遇,长鱼碧酒共清吟。

(0)

送程道大归新安兼简宪使卢处道学士四首·其二

十年故国黍离离,一日翩然赋式微。

儒服政怜山鸟怪,机心何独海鸥飞。

山中朝露閒观槿,岭曲春风自采薇。

苍狗白衣从变化,是今非昔昔谁非。

(0)

游灵岩

蹑石扪萝一径通,凭阑极目思无穷。

川明竹树萧疏外,人语烟云杳霭中。

风月五湖西子舸,楼台千古梵王宫。

艰难隐遁寻幽憩,晤语无人忆赞公。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