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十三》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其十三》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自断此生休问天,生得胡儿拟弃捐。

一始扶床一初坐,抱携抚视皆可怜。

宁知远使问名姓,引袖拭泪悲且庆。

悲莫悲于生别离,悲在君家留二儿。

(0)
注释
自断:自己决定。
胡儿:这里指非汉族的孩子。
拟弃捐:打算舍弃。
一始:刚刚开始。
扶床:学习走路。
抱携:抱着带领。
宁知:谁料。
远使:远方的使者。
问名姓:询问姓名。
悲且庆:悲喜交织。
生别离:生离死别。
君家:你的家中。
二儿:两个孩子。
翻译
我决定此生不再问苍天,既然命运让我拥有胡儿,打算舍弃。
从学会走路到开始独立坐着,我都抱着他们,怜爱无比。
谁料远方使者询问姓名时,我拭泪悲喜交加。
最悲伤莫过于生离死别,更痛心的是你家还要留下我的两个孩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母亲面对远征将士的悲凉情感。"自断此生休问天"表达了她对于命运的无奈与放弃,"生得胡儿拟弃捐"则是她对亲生子女的不舍之情。接着两句"一始扶床一初坐,抱携抚视皆可怜"展示了母亲对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细心照料和深切的母爱。

下半首诗转向远征将士的问候与离别之痛,"宁知远使问名姓,引袖拭泪悲且庆"中,"宁知"表达了一种不忍直视的复杂情感,而"引袖拭泪"则是对远方战事的忧虑和眼中的泪水。最后两句"悲莫悲于生别离,悲在君家留二儿"深刻地表达了母亲对于子女离别之痛的理解,以及面对亲人留守的哀伤。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普通百姓战争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充分体现了古典文学中对家国情感的强烈表达。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答送茄瓜·其一

两头肥绿压肩斜,五月江园始送瓜。

童子近前与翁语,小篮瓜底是新茄。

(0)

寿徐裕轩诗

玉雪风姿照美髯,太平初度乐无边。

天开令节才三日,人祝遐龄又一年。

自古中原有麟凤,于今平地见神仙。

知君已得长生术,岁岁歌诗庆寿筵。

(0)

风雨归渔

江树风力斜,江波雨声急。

孤篷有归渔,清寒压蓑笠。

(0)

双松图为陈叔谦赋

几年游宦红尘陌,处处垂杨荫华宅。

东风吹春入绮园,名花旖旎饶颜色。

东家锦幄笼牡丹,西家红药围雕阑。

髯松偃蹇挺孤秀,诗人移植庭前看。

陈生好事者,家有琴月楼。

绕楼不种閒草木,从人貌得双苍虬。

弹琴玩月有真趣,岁寒对此情夷犹。

披图一见之,如向徂徕野。

天风飒飒毛骨寒,恍讶奔涛座中泻。

却嗟举世爱妍华,得似陈生怜丑䰩。

抽毫为生赋,思与神俱清。

何当登生楼,试鼓三尺冰。

洗我平生尘土梦,刁萧听作松风声。

(0)

穰侯冢

秦相当年擅宠光,空馀孤冢傍金汤。

秋风兔穴通黄壤,落日乌栖满白杨。

石马有声寒雨急,丰碑无字绿苔荒。

可怜富贵今如此,莫讶雍琴感慨长。

(0)

和秋景韵二十首·其十八秋蝉

山蜩浑未觉凉生,犹韵金风咽复鸣。

总为螳螂能爱惜,却教蟋蟀让凄清。

难谐赵瑟秦筝调,惯和樵歌牧笛声。

按尽宫商黄叶里,那能不遣客心惊。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