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异同》
《异同》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吾闻圣贤心,不限亲与疏。

义殊目前乖,道同异代俱。

尧舜及周孔,千载趋一途。

盗蹠诮孔氏,弟子将党欤。

蹠自驱其众,日念杀不辜。

河滨捧土人,海畔逐臭夫。

塞川岂量力,同趣即尔徒。

尔既不自过,反以此为纡。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
sòng / méiyáochén

wénshèngxiánxīnxiànqīnshū

shūqiánguāidàotóngdài

yáoshùnzhōukǒngqiānzǎi

dàozhíqiàokǒngshìjiāngdǎng

zhízhòngniànshā

bīnpěngrénhǎipànzhúchòu

sāichuānliángtóngěr

ěrguòfǎnwèi

翻译
我听说圣贤的心,不分亲近和疏远。
道义在眼前可能相悖,但真理在不同世代都是相同的。
从尧舜到周公孔子,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的都是同一道路。
盗跖嘲笑孔子,难道弟子们会结成党派吗?
盗跖自己驱使他的追随者,每日想着杀害无辜。
河边的人捧起泥土,海边的人追逐恶臭。
堵塞河流岂能衡量力量,有共同目标的人就是你们这类。
你们既不自我反省,反而以此为困扰。
注释
圣贤:品德高尚、智慧卓越的人。
亲与疏:关系亲近和疏远的人。
义:道义、正义。
乖:违背、不一致。
尧舜:古代贤明君主。
周孔:周公和孔子,代表儒家思想。
盗蹠:春秋时期的大盗,比喻邪恶之人。
党:结党营私。
不辜:无辜的人。
河滨:河边。
海畔:海边。
塞川:阻塞河流。
趣:趋向、追求。
尔:你,指代前文提到的人群。
过:过错、反思。
纡:困扰、烦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异同》,主要探讨了圣贤之道中的义理与人伦关系。诗中指出,真正的圣贤之心超越了血缘亲疏的界限,他们的道德原则是一致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诗人以尧舜、周公、孔子为例,强调他们虽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追求的都是相同的正义之道。

然而,诗人也提到了盗跖对孔子的嘲讽,认为儒家弟子可能过于偏执于忠诚,以至于可能陷入党争。接着,诗人通过对比盗跖及其追随者的行为,如残暴滥杀和追逐私利,与圣贤之道形成鲜明对照。他认为,那些试图堵塞正义之流的人,无论力量多么微小,都与盗跖之徒同流合污。

最后,诗人批评那些不自我反省反而将错误归咎于他人的人,指出他们未能理解圣贤之道的真谛。整首诗寓言深刻,借古喻今,表达了对道德价值的坚守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其一远山

插云千万重,一望不可暂。

前岭与后峰,翠色浓复淡。

(0)

和挑菜

中圃本膏壤,始觉气候偏。

出土蓼甲红,近水芹芽鲜。

挑以宝环刀,登之馔玉筵。

僻远尚含冻,安占春阳前。

造物非有意,地势使之然。

(0)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其八三层瀑

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

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

欲引煮春山,僧房架刳竹。

(0)

依韵和原甫置酒兰菊间

置酒兰菊间,宾主适所适。

权豪自炎炎,下上走役役。

兹时况休沐,良可会朋戚。

流俗务趋喧,宁思事闲寂。

我辈岂其愚,欢言无吝色。

相与举杯盂,高歌不知夕。

秋花未黄紫,秋云多淡白。

但知沉醉归,莫顾有吏责。

冠绋身外物,傥来安足惜。

吾贫喜从游,幸免挂钱僻。

(0)

依韵和武平升卞二山

北峰压城苍,南岫缘溪绿。

谁知昔人游,尚想丛桂馥。

鸟兽安可群,呼鸣自为族。

傥闻羡门术,一蹑尘外躅。

(0)

依韵和太祝同诸君游园湖见寄

阳春何处来,客自商丘至。

一唱新辞工,始见故人意。

园林谁与游,卉木欣已媚。

花上有微阴,水边无近思。

遥怜数觞豆,何必亲歌吹。

牧马忆当时,招延遗旧地。

不逢浮沼雁,但见衔鱼翠。

日予谬词律,答句嗟芜累。

安能接贤彦,乐事联轻骑。

独不负春风,尘缨此怀愧。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