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哭穷途,所惧世俗惊。
出门复入门,掩泪且吞声。
唐虞邈难继,周孔不复生。
承学百世下,我辈责岂轻。
杨墨斥已殚,释老犹纵横。
拔本塞其源,力尽志未平。
吾道如皦日,薄食终必明。
一木虽独立,可支大厦倾。
夷风方变夏,孰能作长城。
卓哉易箦公,垂死犹力行。
我欲哭穷途,所惧世俗惊。
出门复入门,掩泪且吞声。
唐虞邈难继,周孔不复生。
承学百世下,我辈责岂轻。
杨墨斥已殚,释老犹纵横。
拔本塞其源,力尽志未平。
吾道如皦日,薄食终必明。
一木虽独立,可支大厦倾。
夷风方变夏,孰能作长城。
卓哉易箦公,垂死犹力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自己学术理想的坚守。首句“我欲哭穷途”揭示了诗人心中的困境和无奈,他感到在世俗的压力下,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接着,“出门复入门,掩泪且吞声”描绘了他内心的苦闷与压抑,不愿让世人知晓他的痛苦。
诗人感叹古代贤圣如唐虞和周孔的美德难以延续,而今世承学之辈责任重大。他批评杨朱、墨翟的学说被广泛传播,佛教和道教仍然盛行,他认为应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个人力量有限,志向未竟。“吾道如皦日,薄食终必明”象征着尽管道路艰难,真理终将显现。他以“一木虽独立,可支大厦倾”自比,强调即使个人微小也能支撑起宏大的事业。
面对外族入侵,诗人呼唤有人能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如同易箦公临终前仍坚持原则。最后,他赞扬易箦公的高尚品质,表达对坚韧精神的敬仰。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坚定的学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