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赴东阳留上包谏议》
《将赴东阳留上包谏议》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敝邑连山远,仙舟数刻同。

多惭屡回首,前路在泥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dōngyángliúshàngbāojiàn
táng / dàishūlún

liánshānyuǎnxiānzhōushùtóng
duōcánhuíshǒuqiánzàizhōng

翻译
我们的小镇被群山环绕,与仙舟的距离看似只差几个时辰。
我内心充满惭愧,因为我不停回头,前方的道路却似乎陷入泥泞之中。
注释
敝邑:我们的城镇。
连山:接连不断的山峦。
仙舟:传说中的仙人乘坐的船。
数刻:几个时辰。
多惭:深感惭愧。
屡回首:多次回头。
前路:前方的道路。
在泥中:陷入泥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启程前往东阳的场景,表达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未来路途的思考。开头两句“敝邑连山远,仙舟数刻同”写出了作者所在的地方与目的地之间隔着一片连绵的山脉,而自己将乘坐轻巧的小船(仙舟),不久便能抵达。这里的“仙舟”可能是对即将出发的交通工具的一种理想化表述,显示了诗人对于旅途的期待。

第三句“我多惭屡回首”中的“我多惭”可理解为内心的不舍和自责,或许是因为即将离开而感到愧疚。"屡回首"则表示频繁地回头看,表现了诗人对所留下来的地方的眷恋。

最后一句“前路在泥中”通过对泥泞道路的描写,象征着未来旅途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不易。这里的“泥中”既可以理解为实际上的道路状况,也可以比喻为人生的艰辛与复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离别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过去的留恋之情。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竹枝词·其六

长樯铁鹿破洪涛。木绵子花七尺高。

搜时蛮力强三虎,抛掷轻如一鸟毛。

(0)

七夕偶成·其一

天上一昏一旦,人间甲子周年。

不分黄姑织女,夜夜乌鹊桥边。

(0)

邺城道·其八

且勿度前村,白杨路渐昏。

一丘文字鬼,千古战争魂。

历数孙曹闰,风流魏晋繁。

成蹊人自省,桃李不须言。

(0)

丹中与诸上人谈亡友潘雪松事诗以记之

为向山僧述老狂,这番清泪又沾裳。

薄红腮颊秋生腻,湛碧瞳人夜有光。

阮籍一杯浇磊块,徵君千顷泛汪洋。

方言故事閒编集,白水青霞洗肺肠。

玄理每将参国是,冥谭直抇作家常。

终年问道忘人我,老去论交绝辈行。

五十金闺才挂籍,八年符玺尚称郎。

虚心圣主惮词正,侧目权臣避矩方。

大易传成王弼死,小桃园就洞仙亡。

蒲萄方丈新莲社,首帕街坊旧燕梁。

司马也须杨恽在,广陵终作孝尼伤。

极知实落栖真地,不是荒唐渺嘿乡。

魂魄若归先洞府,平生开口说天堂。

地年京国西州路,动杀羊昙哭几场。

(0)

人日同度门发足上玉泉·其一

烧却门符纸,匝地竞如蚁。

青眉稚齿儿,堂上诵夫子。

余也亦皇皇,趁时治山水。

瓢笠共山僧,缁衣附行李。

是壑即吾居,是云即吾市。

逸思触东风,吐若争春蕊。

冒霜遵脩途,十里黄埃起。

(0)

潘景升谷日生同诸公小集得谷字

山雪泮冰鳞,江风起罗谷。

十年九羁旅,萍海聚骨肉。

白藕雪冻丝,红鱼剖腈腹。

主人前置罍,醉语颠相属。

华发不回根,羲规无返毂。

只此七尺五,无两三万六。

世儒罟礼乐,为我导君谷。

岂惜一徽言,为君筹已熟。

导君以达生,达是君所足。

导君以忧生,忧非我所欲。

泽广定生龙,山高岂碍鹄。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