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寝闭何时,瑶华自满枝。
天清凝积素,风暖动芬丝。
留步苍苔暗,停觞白日迟。
因吟茂陵草,幽赏待妍词。
柏寝闭何时,瑶华自满枝。
天清凝积素,风暖动芬丝。
留步苍苔暗,停觞白日迟。
因吟茂陵草,幽赏待妍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开篇“柏寝闭何时,瑶华自满枝”两句,以柏树和瑶花为对象,表现了大自然在春天的勃发与繁盛。柏树的密叶如同闭眼沉睡,而瑶华则在枝头自在地盛开,这是对春日景象的生动描绘。
接着“天清凝积素,风暖动芬丝”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宁静与温馨。清澈的蓝天如同浓稠的白乳,而轻柔的春风吹拂过花枝,使得花香更加迷人。
诗人在这美好景色面前,不禁“留步苍苔暗,停觞白日迟”,意思是说诗人沉醉于这份美丽,不忍离去,甚至愿意停下脚步和延缓时间的流逝。这里的“苍苔”指的是青苔,这里用来形容草地上的青苔,暗示了春天大地回复生机的景象。
最后两句“因吟茂陵草,幽赏待妍词”,则表达了诗人在此美景中产生的文学创作冲动。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感染,不自觉地吟咏起來,就像古代的诗人们常在茂陵(一说是汉高祖刘邦的陵墓)附近吟诗作对一样,期待着能有美好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享受,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期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