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
《句》全文
唐 / 袁不约   形式: 句

愁声秋绕杵,寒色碧归山。

送将欢笑去,收得寂寥回。

(0)
注释
愁声:表达悲伤或忧郁的情绪。
秋:秋季。
绕:环绕,回荡。
杵:捣衣棒。
寒色:寒冷的色调。
碧:青绿色,形容山色。
归:回归。
山:山峰。
翻译
秋天的哀愁声在捣衣棒间回荡,
寒冷的色彩似乎要回归山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情感体验和自然景象的交织。"愁声秋绕杵"中,"愁声"指的是秋天的虫鸣声,这里的"愁"字很能表达出一种萧瑟、凄凉之情。而"杵"则是古代舂米用的工具,它在这里象征着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平淡,但也透露出一丝孤寂。

"寒色碧归山"则描绘了一幅秋日归来的景象。"寒色"指的是秋天的冷清色彩,而"碧归山"则是说远处的山峦在秋天显得格外的幽深和清澈。这两句交织出一种离别时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漠。

接着,"送将欢笑去"中的"将"可能指的是军中将领,而"送将欢笑去"则表达了一种强颜欢笑地送别,这里的"欢笑"很可能是掩饰不舍和忧虑之情。这种送别的场景常见于古代文人骚客之间,他们彼此间虽然外表豪迈,但内心深处往往充满离愁。

最后,"收得寂寥回"则是说在送别之后,只能收获一份冷清和寂寞。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也是诗人情感世界的一种写照。这里的"寂寥"二字更深化了前面几句中所蕴含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在结束时营造出一种更加凄凉和空旷的氛围。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抒发离愁、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交融的小品诗。它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日送别图,诗中充满了对人生易逝和无常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袁不约
朝代:唐

袁不约,[唐](约公元八三五年前后在世)字还朴,新登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末前后在世。长庆三年,(公元八二三年)登进士第。太和中,以平判入等调官。李固言在成都,辟为幕官,加检校侍郎。不约著有诗集一卷。生平事迹散见罗隐《东安镇新筑罗城记》、《云溪友议》卷中、《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诗纪事》卷六〇等。名句“愁声秋绕杵,寒色碧归山。”(《秋深》)“送将欢笑去,收得寂寞回”(《客去》),张为取入《诗人主客图》。《全唐诗》存诗4首。
猜你喜欢

苕溪·其二

风掠篷窗两鬓秋,生涯无岁不扁舟。

吟诗本欲相消遣,及到吟成字字愁。

(0)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0)

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线袅蕙炉沈水。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吟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从前谙尽江湖味。听商歌、归兴千里。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0)

神功盛德诗·其六德渊

世德之渊,庆流瀰瀰。笃生哲后,在宗之子。

其积弥新,有闻不已。文考受之,以肖以似。

人之攸归,天命爰止。天命靡常,惟德惟功。

神圣有作,历数在躬。正位东朝,遂成大宗。

协和万邦,万邦以雍。沈沈神机,其动其时。

和柔以刚,克爱以威。肃之振之,俾无或隳。

功则未既,思有宏规。

(0)

抱一

国富民安后,修成体属乾。

凝神归妙道,抱一守丹田。

去住浑无碍,升腾任自然。

九年功满日,独步大罗仙。

(0)

大寒夜坐有感

河洛成冰候,关山欲雪天。

寒灯随远梦,残历卷流年。

杯共芳醪冻,簪依短发偏。

毫釐九牛畔,头角两蜗前。

冶外金休跃,山阿溜或穿。

飘人谁怨瓦,使鬼尚须钱。

招隐芝岩路,盟真玉笈篇。

何当坐清颍,閒洗世中缘。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