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辟神仙宅,层楼起百寻。
估帆飞日脚,渔火逗波心。
秋尽枫如醉,丹成枣是林。
漫传黄鹤去,玉笛有清音。
地辟神仙宅,层楼起百寻。
估帆飞日脚,渔火逗波心。
秋尽枫如醉,丹成枣是林。
漫传黄鹤去,玉笛有清音。
这首诗描绘了黄鹤楼及其周边环境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意境。首联“地辟神仙宅,层楼起百寻”开篇即以夸张之笔描绘出黄鹤楼的雄伟壮观,仿佛是神仙居住之所,层层叠叠的高楼拔地而起,高达百寻,展现出建筑的宏伟气势。
接着,“估帆飞日脚,渔火逗波心”两句,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江面上繁忙的航运景象和夜晚渔火点点的温馨画面。帆船在江面上快速行驶,仿佛要追逐那即将落下的夕阳;而江面的渔火则如同星星点点,点缀在波心,增添了几分宁静与诗意。
“秋尽枫如醉,丹成枣是林”则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秋天的枫叶如同醉酒般红艳,满树皆是,构成了一幅绚烂的秋色画卷;而远处的枣林,果实累累,一片丰收的景象,与枫叶的热烈形成对比,增添了季节更迭的韵味。
最后,“漫传黄鹤去,玉笛有清音”表达了对仙人黄鹤的追忆与对美好音乐的向往。传说中的黄鹤已去,但其留下的故事与传说仍在流传,而那悠扬的玉笛声,仿佛穿越时空,带来了清新的音乐之音,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心灵的净化与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黄鹤楼及周边环境的壮美与和谐,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传说的遐想和对自然美的赞叹,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周郎伯仲美且温,乃是南渡丞相之玄孙。
三朝书诏烂盈箧,旧物历世能俱存。
伯也从容端好文,仲也英气干青云。
芝兰晏岁在空谷,风露早已扬清芬。
吁嗟昔人邈千载,平园草木春先改。
衮绣坊前旧宅空,恩褒寺里遗祠在。
极知令德世所钟,矫如双凤骞云中。
为君挥翰写竹石,况有风节能相同。
嗟哉双凤世所奇,路远昆崙谁致之。
何如栖琅玕食竹实,乘清风翔八极。
烂文章兮耀云日,毋使山中之人空叹息。
道人昔在白鹤山,羽服朝真居上班。
道人今居蛟湖口,雨褐云巾事林亩。
东南连年飞战尘,羌独远引栖其神。
天地清宁本于一,得此以抱宁非真。
吁嗟世之人,跨马而逐鹿。
衮衮驰风波,僛僛触岩谷。
岂知静者为有馀,不矜不竞游玄虚。
攀花行吟石上雪,扫叶坐看林间书。
白家桥东水如练,几度相寻不相见。
珠林月出听箫声,松尾天灯落瑶殿。
我有远意千万重,会骑竹枝双青龙。
明年洞口桃花发,与子踏云潭上峰。
寇初来,战宜田,烈火夜飞光照天。
青山跃马壮士出,一鼓转战清炎烟。
寇复来,战周岭,马上秋风动旗影。
重围突破散如云,部曲归来自雄整。
问之此战谁第一,吉水周郎本无敌。
报国宁论万死功,荡家笑却千金璧。
君不闻敖原之战尤所无,最后制胜真良图。
草间麾呼伏兵起,数万贼徒同日死。
麒麟凤凰不世出,我思美人宁有终。
飘然一去不可挽,徒令四海歌清风。
慷慨范夫子,行高身益穷。
读书白云下,养母青山中。
大布之衣乌角巾,于世不牾亦不同。
时来清江弄明月,潇洒绝似商山翁。
中年徒步谒京国,一鹗矫矫飞南东。
群龙方满朝,怪尔独来晚。
岂无五色线,可补舜华衮。
当时作者杨与虞,倡和往往谐笙竽。
蓝田共拟雪色玉,沧海独携明月珠。
一朝低徊去台阁,骑马南入闽中幕。
幕中三士总知名,江海高风动寥廓。
蹇予束发弄笔时,已解窃写早朝诗。
独怜生晚堕荒僻,每诵制作增涟洏。
峨峨百丈遗灵阜,安得披榛荐卮豆。
兹晨再读海康槁,玉立疏髯恍神觏。
嗟哉老成今不存,筝笛满耳愁喧喧。
百年气运有屯复,月落江南空断魂。
《读范太史诗赋长歌一首以识感慕之私》【明·刘崧】麒麟凤凰不世出,我思美人宁有终。飘然一去不可挽,徒令四海歌清风。慷慨范夫子,行高身益穷。读书白云下,养母青山中。大布之衣乌角巾,于世不牾亦不同。时来清江弄明月,潇洒绝似商山翁。中年徒步谒京国,一鹗矫矫飞南东。群龙方满朝,怪尔独来晚。岂无五色线,可补舜华衮。当时作者杨与虞,倡和往往谐笙竽。蓝田共拟雪色玉,沧海独携明月珠。一朝低徊去台阁,骑马南入闽中幕。幕中三士总知名,江海高风动寥廓。蹇予束发弄笔时,已解窃写早朝诗。独怜生晚堕荒僻,每诵制作增涟洏。峨峨百丈遗灵阜,安得披榛荐卮豆。兹晨再读海康槁,玉立疏髯恍神觏。嗟哉老成今不存,筝笛满耳愁喧喧。百年气运有屯复,月落江南空断魂。
https://shici.929r.com/shici/M2Sg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