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辛四卧病舟中群公招登慈和寺》
《辛四卧病舟中群公招登慈和寺》全文
唐 / 丘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柳色扁舟带水阴,闻君卧疾引登临。

凭高始见三吴势,望远因知四海心。

山僧午后清禅洽,群木晴初绿霭深。

云外翩翩飞鸟尽,令人宛自动归吟。

(0)
翻译
沿着河岸,柳树映衬着水面的阴影,听说你病了,我带你来此游览散心。
登高之后方能领略三吴之地的壮丽,眺望远方更觉胸怀四海之志。
午后山僧静修禅意深浓,晴空下的树木绿雾深深。
云层之外,飞鸟翩翩渐飞尽,此情此景让人不由自主地想作一首归乡之诗。
注释
柳色:指柳树的颜色,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扁舟:狭长的小船。
三吴:古代对长江下游地区的泛称,包括吴郡、吴兴、会稽三郡。
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周环海,故以四海代指全国。
清禅:佛教用语,指清静的禅定状态。
绿霭:绿色的雾气,形容树木茂盛时的景色。
云外:天空中高远的地方。
动归吟:引发归乡的思绪,意即想作归乡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忧伤的情境。开篇“柳色扁舟带水阴,闻君卧疾引登临”两句,通过柳树的绿意和船只随波逐流的景象,传达出一种清新而淡远的氛围,同时也隐含着对朋友病中之关心。

接着,“凭高始见三吴势,望远因知四海心”两句,则展示了诗人登高远望所感受到的广阔视野和深沉情怀。这里的“三吴”可能指的是古时江南地区的吴国,而“四海”则象征着更为广泛的世界。

在“山僧午后清禅洽,群木晴初绿霭深”两句中,诗人描绘了一位山中的僧侣在午后的宁静环境中进行禅修的情景,而周围的树木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葱郁,这些细节都增添了画面之美。

最后,“云外翩翩飞鸟尽,令人宛自动归吟”两句,则通过描写远处云端飞鸟的景象和人们内心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意境。这里“吟”字使用得非常巧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也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自在与宁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

作者介绍
丘为

丘为
朝代:唐   籍贯:苏州嘉兴

丘为,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事继母孝,常有灵芝生堂下。累官太子右庶子。初累举不第,归山读书数年,于玄宗天宝二年(743)进士及第。给俸禄之半以终身。年八十馀,母尚无恙。及居忧,观察使韩滉以致仕官给禄,所以惠养老臣,不可在丧而异,惟罢春秋羊酒。卒年九十六。与刘长卿善,其赴上都也,长卿有诗送之,亦与王维为友。诗十三首。
猜你喜欢

读梁成楠钓龙台古风即用原韵赋七律呈政

杰士胸襟郁勃哉,狂歌啸起钓龙台。

君王已遂骑鲸去,神鬼群惊破壁来。

旧事兴亡麋鹿感,长篇歌泣凤凰才。

登临无限云雷愿,横恣翁山笔阵开。

(0)

碧山曙色

破晓支筇眺碧山,山中山色拥禅关。

此身梦觉金鸡唱,对面峰排玉笋班。

世界别开青一抹,云烟护得翠千般。

老僧不解留真趣,敲动晨钟催曙还。

(0)

寿范浣浦侍御·其一

名高讲幄佐丝纶,曳履簪毫近紫宸。

温室瞻云长五色,大官赐食得兼珍。

明同金鉴传三晋,洁胜冰壶颂八闽。

绛帐柏台齐秉节,由来教养藉儒臣。

(0)

重游稻江途中即景

满天烟雨近中秋,恰向稻江作快游。

驿路风光重领略,愧无佳句锦囊收。

(0)

北行杂咏·其二

一片银沙照夕晖,轻风拂拂袭征衣。

忽惊白鹭冲人起,只向溪流急处飞。

(0)

鹿耳门晓望

五更飓发肆狂澜,险阻百千客棹难。

舟柁岂安潮淼涌,渔灯错认晓霞观。

蛟龙水面吞星镜,凰凤山头遁日丸。

波入鹿门风未宿,一层惊了一层滩。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