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高讲幄佐丝纶,曳履簪毫近紫宸。
温室瞻云长五色,大官赐食得兼珍。
明同金鉴传三晋,洁胜冰壶颂八闽。
绛帐柏台齐秉节,由来教养藉儒臣。
名高讲幄佐丝纶,曳履簪毫近紫宸。
温室瞻云长五色,大官赐食得兼珍。
明同金鉴传三晋,洁胜冰壶颂八闽。
绛帐柏台齐秉节,由来教养藉儒臣。
这首诗赞美了范浣浦侍御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与卓越贡献。诗人庄年以“名高讲幄佐丝纶”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范侍御在朝堂上的重要角色,辅佐君王,参与国家大政。接着,“曳履簪毫近紫宸”一句,通过“曳履”和“簪毫”的细节,展现了范侍御接近皇权中心的尊贵身份。
“温室瞻云长五色,大官赐食得兼珍”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温室中的景象与五彩斑斓的云朵相联系,象征着范侍御受到的荣耀与恩宠。同时,通过“大官赐食得兼珍”,进一步强调了他享受的优厚待遇。
“明同金鉴传三晋,洁胜冰壶颂八闽”则从品德与才能的角度赞美范侍御。将他的智慧比作可以照见事物本质的金镜,广泛流传于三晋之地;将他的廉洁比作冰壶,纯净无瑕,受到八闽人民的颂扬。这两句不仅赞扬了他的个人品质,也体现了他在地方治理中的显著成就。
最后,“绛帐柏台齐秉节,由来教养藉儒臣”表达了对范侍御作为教育与治理典范的敬仰。将他比作传授知识的绛帐(古代讲学之处)与维护公正的柏台(古代司法机关),强调了他作为儒臣在教导与培养人才方面的杰出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范侍御在政治、道德、教育等多个层面的赞美,展现了他对国家与社会的重要影响,以及其作为朝廷重臣的非凡风采。
齐楚诸生俨鞸绅,人人愿得出君门。
衔枚勇锐惊初合,弃甲须臾讶许奔。
细读未辞灯损目,久留终厌棘为藩。
定应亲刈翘中楚,把卷喧呼半夜言。
老年従事忝南京,海内交游尚记名。
怯见广场心力破,厌看细字眼花生。
新科未暇通三尺,旧曲惟知有六茎。
空忆倚楼秋雨霁,与君看遍洛阳城。
〈前举与顿同试西京举人。
〉
东武厌尘土,彭门富溪山。
従兄百日留,退食同跻攀。
轻帆过百步,船底惊雷翻。
肩舆上南麓,眼界涵川原。
爱此忽忘归,愿见且三年。
我去已匆匆,兄来亦崩奔。
永情置酒地,绕郭多云烟。
我昔去彭城,明日河流至。
不见五斗泥,但见三竿水。
惊风郁飚怒,跳沫高睥睨。
潋滟三月余,噶一朝事。
分将食鱼鳖,何暇顾邻里。
悲伤念遗黎,指顾出完罍。
缭堞对连山,黄楼丽清泗。
功成始逾岁,脱去如一屣。
空使西楚氓,欲语先垂涕。
千金筑黄楼,落成费百金。
谁言史君侈,聊慰楚人心。
高秋吐明月,白璧悬青岑。
晃荡河汉高,恍悢窗户深。
邀我三日饮,不去如笼禽。
史君今吴越,虽往将谁寻。
欲买尔家田,归种三顷稻。
因营山前宅,遂作泗滨老。
奇穷少成事,饱暖未应早。
愿输橐中装,田家近无报。
平生百不遂,今夕一笑倒。
它年数亩宫,悬知迫枯槁。
梁园久芜没,何以奉君游。
故城已耕稼,台观皆荒丘。
池塘尘漠漠,雁鹜空迟留。
俗衰宾客尽,不见枚与邹。
轻舟舍我南,吴越多清流。
《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宋·苏辙】东武厌尘土,彭门富溪山。従兄百日留,退食同跻攀。轻帆过百步,船底惊雷翻。肩舆上南麓,眼界涵川原。爱此忽忘归,愿见且三年。我去已匆匆,兄来亦崩奔。永情置酒地,绕郭多云烟。我昔去彭城,明日河流至。不见五斗泥,但见三竿水。惊风郁飚怒,跳沫高睥睨。潋滟三月余,噶一朝事。分将食鱼鳖,何暇顾邻里。悲伤念遗黎,指顾出完罍。缭堞对连山,黄楼丽清泗。功成始逾岁,脱去如一屣。空使西楚氓,欲语先垂涕。千金筑黄楼,落成费百金。谁言史君侈,聊慰楚人心。高秋吐明月,白璧悬青岑。晃荡河汉高,恍悢窗户深。邀我三日饮,不去如笼禽。史君今吴越,虽往将谁寻。欲买尔家田,归种三顷稻。因营山前宅,遂作泗滨老。奇穷少成事,饱暖未应早。愿输橐中装,田家近无报。平生百不遂,今夕一笑倒。它年数亩宫,悬知迫枯槁。梁园久芜没,何以奉君游。故城已耕稼,台观皆荒丘。池塘尘漠漠,雁鹜空迟留。俗衰宾客尽,不见枚与邹。轻舟舍我南,吴越多清流。
https://shici.929r.com/shici/D97Us.html
五老相携欲上天,玄猿白鹤尽疑仙。
浮云有意藏山顶,流水无声入稻田。
古木微风时起籁,诸峰落日尽生烟。
归鞍草草还城市,惭愧幽人正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