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六十八》
《诗偈·其六十八》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如来悯诸子,平等无高下。

诸子自愚痴,所以难教化。

直心是道场,子心转奸诈。

遣子净三业,转爱论俗话。

遣子内脩真,向外转寻假。

遣子学无相,捻他有相把。

无诤最第一,论义成相骂。

(0)
注释
如来:佛教中的佛陀。
悯:怜悯。
诸子:众生。
愚痴:无知、愚蠢。
教化:教导、引导。
直心:真诚之心。
奸诈:狡诈。
净三业:清除心中的贪嗔痴。
俗话:世俗言论。
内脩真:内在修炼真理。
向外:向外寻求。
学无相:学习无常和空性。
有相把:执着有形的事物。
无诤:无争。
论义:辩论。
相骂:互相指责。
翻译
如来怜悯众生,对待大家一视同仁,没有高低之分。
众生因为自身的愚昧无知,所以难以教导和引导。
保持真诚的心就是修行的场所,但若人心变得狡诈,偏离了正道。
父母期望孩子清除内心的贪嗔痴,而非沉迷于世俗的纷争。
父母希望孩子内在修炼真理,而不是在外追求虚幻的东西。
教育孩子理解无常和空性,不要执着于有形的事物。
无争是最高的境界,但在辩论中常常演变成互相指责。
鉴赏

此诗偈出自唐代和尚庞蕴之手,体现了佛家对待众生的宽广心怀与教化的艰难。"如来悯诸子,平等无高下"表明佛陀对所有众生一视同仁,无贵贱之分。然而"诸子自愚痴,所以难教化"则揭示了众生的愚昧与转变心态的困难。

"直心是道场,子心转奸诈"指出了修行佛法应持真诚的心态,而非世间儿女情长之心。"遣子净三业,转爱论俗话"则是在教导众生清净身口意三业,同时要转变对世间琐碎言谈的执著。

"遣子内脩真,向外转寻假"劝诫修行者在内心中求真理,而不应向外追求虚幻之物。"遣子学无相,捻他有相把"强调了学习佛法应领会万法皆空的真谛,不应执着于有相之见。

最后"无诤最第一,论义成相骂"表达了在佛法修持中,能够不起争论、执著是最为上乘,反之则容易陷入是非与责难之中。整首诗偈通过深刻的教导,引领众生走向觉醒之路。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古从军行七首·其七

大钧播万物,无言自功成。

郦生掉寸舌,不智遭鼎烹。

非熊为王师,饭牛惭客卿。

辕门鼓角动,整驾河汉横。

(0)

过僧舍访吕敏

几欲相寻与愿违,今朝始得过禅扉。

磬声穿竹山房远,屐齿粘苔石径微。

幽鸟每同驯鸽下,高人闲与老僧依。

谈诗说偈俱堪喜,坐觉茶香上薜衣。

(0)

客中元夕

花市银灯夜向深,香风罗绮迥沈沈。

不知何处笙歌起,传得新愁上客心。

(0)

睹官军赴颍上歌

银鞍绣甲剑在腰,马鸣十里风萧萧。

羽旗犹转杏花坞,铁骑先过杨柳桥。

将军妙手逞轻捷,一箭飞落双皂雕。

道傍观者众如堵,奔走流汗喜欲舞。

老父叹息忽不乐,暮年今见持戈斧。

七日贼围颍上县,一县万人命如线。

闻说提兵李佥事,日夜登城奋孤战。

城中妇子愁唧唧,恨不人人生羽翼。

晨炊走汲井水竭,夜号声绕春云黑。

步兵间道单身出,简书马上飞来急。

岂谓辕门坐风雨,不念愁城卧荆棘。

丛侍郎,马都督,请君早发元戎纛。

净扫烟尘四千里,我亦西归杜陵曲。

(0)

东侍御园亭二首·其二

燕家小妓石榴裙,笑酌雚把似君。

玉面未从花里出,瑶筝先向月中闻。

(0)

寓怀·其十五

文景体恭俭,陈粟俯丘山。

易世因其资,气欲盖九纮。

柏梁既以灾,建章遂造天。

蜀汉穷材木,少府罄金钱。

原麓既如髡,闾井宁不然。

感此池上翁,精灵泣帝前。

天心虽仁爱,毋乃滋倒悬。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