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公绅索洞庭游稿赋此寄之》
《吴公绅索洞庭游稿赋此寄之》全文
明 / 汪琬   形式: 古风

平生爱山看不足,支颐远望西山麓。

今年身似不羁鹤,竟理飞帆挈行襆。

山中佳处推石公,俯视群峰皆婢仆。

怪奇自是惊心魂,秀丽真能扑眉目。

橘林璀灿步障锦,云峦宛转屏风绿。

天风不起镜流平,展尽生绡三百幅。

老僧知我非生人,炒栗煮茶频见肃。

枇杷花开雪满路,点缀衣巾犹馥馥。

危桥夭矫曲洞幽,别束行縢恣探逐。

洞里仙人不我瞋,遍启窗棂驱蝙蝠。

数堆石髓堪采吃,味美胜餐玄圃玉。

从今解笑嵇叔夜,俗骨尘缘无此福。

归来恍惚梦中游,欲记旋忘什五六。

明春约君共长往,拂石更题招隐曲。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汪琬所作的《吴公绅索洞庭游稿赋此寄之》,描绘了作者对山川景色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首句“平生爱山看不足”,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痴迷之情。接下来通过“支颐远望”、“飞帆挈行襆”等动作,展现了他渴望远离尘世、投身自然的向往。

诗中提到“山中佳处推石公”,石公山被推崇为美景之最,群峰在诗人眼中如奴仆般渺小,凸显了山势的雄奇与秀美。“橘林璀璨步障锦,云峦宛转屏风绿”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层次丰富的画卷。“天风不起镜流平”则写出湖面如镜的宁静,仿佛展开了一幅巨大的山水长卷。

诗人与老僧的交往,增添了禅意与超脱,“炒栗煮茶频见肃”描绘了僧人的热情款待,而“枇杷花开雪满路”则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在洞中,诗人体验到了仙人的生活,感叹自己世俗之身难以享有这样的福分。

最后,诗人表示期待与朋友吴公绅共享未来的洞庭之游,并在石上题诗,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超脱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汪琬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宝林寺二首

年来试凋邑,如僧住破庵。
颇识众因果,宁忍事嗔贪。
晨飧虽不饱,夜梦却自安。
缅怀百里内,何异一室间。
痛癢举切身,恻怛失欢颜。
曾徵三异政,勿见两暑寒。
皇帝念闽壤,择帅田从班。
红旗已开阃,紫气且度关。
负弩拟郊迎,襥被出市阛。
瞻彼草木荣,觉此天地宽。
禾实吐离离,泉泻鸣潺潺。
一稔已可期,百忧顿能删。
群来乡士秀,共诉里胥奸。
飞走宁有据,乞取苦无端。
伤尔心肉剜,令我眉峰攒。
刑非所乐用,欲已良亦难。
五百决臀杖,雄卒捏手环。
于以宽民力,于以警吏顽。
亭午发丹阳,薄暮抵精蓝。
瓣香谒独觉,且过借一箪。
临风饱清供,穿云漫怀惭。
候骑未来报,主僧且盘桓。
桑下无三宿,挑包过别山。

(0)

唐宫词补遗

罢朝轻辇驻花边,催唤黄门住静鞭。
三十六宫人笑语,上前争索洗儿钱。

(0)

孟能静席上出物分韵得牙背抓花字计成赠

天女织织罢散花,婴儿一掌玉藏瑕。
寒生钩弋两三指,春屈柔荑四五芽。
骸垢有苍虏起粟,臂风无力长麻。
老夫技养烦消遗,休忤仙姑打察家。

(0)

唐人四马卷

太仆新调试锦甘,九重日色照连钱。
春来与庆池边路,偏称宫中软玉鞭。

(0)

梁隆吉遗凭笔并诗答以长句

吴刚夜入文寒产,生擒老兔出秋月。
嫦娥泣雨蟾影孤,灵药不春玉杵歇。
桂花凝豪拔苍绿,蜀毕缠金缕湘竹。
紫兰蕊笑春风愁,莲花仙冠随簪玉。
松腴点漆光照眸,藤肪捣雪滑欲流。
乐毅小帖排银钧,天马历埤无九州。
梦中忘笔那有花,古锥尽地飞龙蛇。
觉来寻锥亦无处,但见鸟足留平沙。

(0)

建业间居春思

杜曲芳菲早,江城店舍烟。
雨青榆荚地,风白柳花天。
愁结丁香上,酲馀禁酒前。
病多游治少,春事亦留连。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