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咏三良》
《和咏三良》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古风

忠臣死社稷,忽若鸿毛遗。

不闻弃发肤,下荐蝼蚁微。

堂堂百夫特,杀身奉恩私。

清血沾便房,游魂依穗帷。

小节亦何有,君德良已亏。

不见蹇叔徒,黄发各有归。

苍然墓木拱,死岂忘塞违。

遗风既墋黩,容悦更相希。

诈泣与佞哀,生作牛山悲。

吾诚爱吾鼎,不愿衣人衣。

(0)
鉴赏

这首诗《和咏三良》是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通过对忠臣三良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对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叛国家的官员进行了批评。

首句“忠臣死社稷,忽若鸿毛遗”开篇即点明了忠臣为国捐躯的高尚品质,将他们的牺牲比作轻如鸿毛,强调了他们虽死犹荣的精神价值。接着,“不闻弃发肤,下荐蝼蚁微”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忠臣们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坚定与无私,他们没有放弃自己的身体,而是将其奉献给国家,如同蝼蚁般微小却不可或缺。

“堂堂百夫特,杀身奉恩私”则通过对比,赞扬了忠臣们的英勇与忠诚,即使面对百人的威胁,也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以报答国家的恩情。接下来的“清血沾便房,游魂依穗帷”描绘了忠臣们牺牲后的场景,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房间,灵魂依附在帷幔之上,形象地展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与怀念。

“小节亦何有,君德良已亏”指出了一些官员虽然在小事上看似坚守原则,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背离了国家的利益,这种行为已经损害了君主的道德形象。紧接着,“不见蹇叔徒,黄发各有归”通过历史典故,批评了那些像蹇叔一样,年老仍能忠于国家的官员,与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叛国家的官员形成鲜明对比。

“苍然墓木拱,死岂忘塞违”表达了对忠臣们虽死犹存的敬仰之情,他们的墓前树木苍翠,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忠诚与牺牲。最后,“遗风既墋黩,容悦更相希。诈泣与佞哀,生作牛山悲”则批评了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叛国家的官员,他们的行为不仅违背了道德,也玷污了国家的形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真正忠诚之士的渴望与敬仰,希望他们能够像真正的忠臣一样,即使在生前遭受误解,也能在死后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忠臣与背叛者的对比,深刻揭示了忠诚与背叛的本质区别,以及忠诚对于国家与社会的重要性。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崇高赞美,同时也对那些背叛国家的官员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感怀三首·其一

自分穷路与通津,何必悲欢向客陈。

燕雀凌风都满志,蛟龙失水敢称神。

一杯心事思销尽,白眼人情看斩新。

状貌也应难便识,英雄都是捉刀人。

(0)

野遁

闭户历冬春,凄凉寓此身。

蜗涎留砌藓,鼠足乱床尘。

吠犬初逢客,饥乌不畏人。

飘零一起念,无怪欲沾巾。

(0)

江亭

宴坐一江亭,俄然怪独醒。

抱愁人不见,叹世鬼来听。

日落山尽紫,云横天半青。

此时差可意,白露满孤汀。

(0)

望夫石二首·其一

妾心如石坚,望朝复望夕。

夫归傥不信,全身化为石。

(0)

江上遇友人过兰溪因托附书抵方翁怙

桃花春过熟鲥鱼,买酒因君一寄书。

江渐依山分濲水,潮将带雨上桐庐。

人须野鹤鸡群问,家在寒溪埠口居。

旧说方干无别岛,白云随地可踌躇。

(0)

游横山同玄白

西指横山路不遥,澄波十里泛兰桡。

浮云漏日阴移树,远水穿林绿过桥。

石壁垂莲青霭断,野田分局紫烟销。

不知顾况台何处,遥想书声度碧霄。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