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访龙媒踰五岭,北曕凤阙想重楼。
日边奉诏辞金马,海上逢春送土牛。
充席荔蕉怜远物,绕城桃李似中州。
永怀恩宴承宣早,光禄筵深酒满瓯。
南访龙媒踰五岭,北曕凤阙想重楼。
日边奉诏辞金马,海上逢春送土牛。
充席荔蕉怜远物,绕城桃李似中州。
永怀恩宴承宣早,光禄筵深酒满瓯。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正月十二日肇庆府观迎春》描绘了诗人南行至肇庆府参加迎春活动的情景。首句“南访龙媒踰五岭”,形象地写出诗人跨越五岭,寻找吉祥之物的艰辛旅程,暗含对新春的热切期待。次句“北曕凤阙想重楼”则通过想象京城的宏伟建筑,表达了对朝廷的思念和对自身地位的谦逊。
“日边奉诏辞金马”一句,诗人以“日边”象征皇城,表达自己接到圣旨离开京城的荣耀时刻。“海上逢春送土牛”则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农事的开始,诗人参与民间习俗,寄寓着对民生的关注。
“充席荔蕉怜远物,绕城桃李似中州”两句,诗人感慨异地的水果如荔枝、芭蕉,虽非家乡特产,却仍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而肇庆府的桃李繁花似锦,也让他联想到中原的繁华景象。
最后,“永怀恩宴承宣早,光禄筵深酒满瓯”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恩典的深深感激,以及在肇庆府宴会上畅饮的欢乐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朝廷恩宠的感恩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描绘了旅途见闻,又融入了对朝廷和故乡的深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碧宇云轻,琼窗露重,深巷漏停银箭。
挑菜传柑,客里物华催换。
尽他乡、火树星桥,总不入、离人心眼。
况天涯、草草杯盘,良宵空负月如练。
还想故园千里,今夜清辉,不怕水遥山远。
照到梅花,应见倚栏人面。
料年来、南浦情深,问谁共、西窗烛剪。
想画堂、近日欢游,试灯箫鼓宴。
断碧山迷,亚红阑湿,涨痕欲没平桥。
一绿冥濛,难分垂柳条条。隔堤曾记楼高。
水乡宽、低了疏寮。圆荷香冷,轻鸥四三,闲到无聊。
方回愁唱,梅子黄时,可怜此日,雨似珠跳。
芳情何处,笛声忽度烟桡。忍忆花朝。
荡兰舟、我亦吹箫。莫魂销、催人岁华,如梦如潮。
手弄白团扇,阶下扑流萤。
碧天今夜如水,三两点秋星。
却绕井阑寻去,又被惺忪花影,遮得不分明。
小步凤鞋困,笼袖倚山屏。月篱外,烟砌畔,猛相迎。
回身欲觉,无赖飞上玉钗停。
门掩一层帘子,帘护一重窗子,偏解入疏棂。
应是会侬意,来作读书灯。
长天雨歇,秋意萧森,遣兴清昼。
翠茗时烹,沈水自添金兽。
捲珠帘,步苔径,苧衣薄薄轻凉逗。
讶年华,竟匆匆近了,重阳时候。
看篱下、黄花开遍,几阵风生,暗香盈袖。
摘取归来,终日碧窗相守。
一抹残霞天已暮,画屏秋静黄昏后。
写风光,入诗囊,已成还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