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户历冬春,凄凉寓此身。
蜗涎留砌藓,鼠足乱床尘。
吠犬初逢客,饥乌不畏人。
飘零一起念,无怪欲沾巾。
闭户历冬春,凄凉寓此身。
蜗涎留砌藓,鼠足乱床尘。
吠犬初逢客,饥乌不畏人。
飘零一起念,无怪欲沾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通过“闭户历冬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长时间独处的孤独与寂寞。而“凄凉寓此身”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蜗涎留砌藓,鼠足乱床尘。”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将诗人所处环境的荒凉与破败展现得淋漓尽致。蜗牛的痕迹、青苔的蔓延、老鼠的足迹、床上堆积的灰尘,这些都暗示着诗人生活的简陋与荒芜。
“吠犬初逢客,饥乌不畏人。”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偶遇访客的情景。狗的吠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突兀,而乌鸦的出现则让人感到一种荒凉与冷漠。通过动物对人的态度变化,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孤独感和外界与他之间的隔阂。
“飘零一起念,无怪欲沾巾。”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感慨。无论是“飘零”的生活状态,还是“欲沾巾”的情感流露,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深刻理解。这里的“一起念”可能指的是与访客的短暂交流,也可能是一种对过往岁月的共同回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孤独、寂寞与无奈,以及对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明代文人面对世事变迁时的内心世界。
落花却送客归去。呖莺又呼留住。
燕子楼边,玉人吟处。世事渺无依据。
只碧草春波,已成今古。
江南多少才子,对六朝台榭,泪洒烟雨。
不是春愁,更非别怨,别有伤心情绪。
东风借与,把匝地、狂花漫天飞,吹入空江,断肠流水处。
黄昏时候。听雨声滴滴,添写僝僽。
记得花时,并坐灯前,爱此潇潇和漏。
而今天气令人恼,遥念及、天涯禁受。
闻说道、弥月愁霖,想见词人消瘦。
知否红窗翠箔,晚来扶倦坐,凉迫罗袖。
酒后吟余,着意相思,怎让星星红豆。
垂杨不绾东风住,恨只绾、鹅黄依旧。
把离情、诉与红窗,一任香销金兽。
修鹤梅崦,零鸥荷荡,画船几听吴雪。
催老清歌,惊春狂泪,市箫何限悽咽。
梦游如絮,莽万里、烟尘顿合。
京华北望,鼓角南来,壮肝都裂。
昔时倚醉承平,怒马鲜裘,侠情双绝。
朱颜照水,而今鹪?,怕见海潮生月。
旧题团扇,肯怜我、欢场携别。
山中芳杜,远道相思,不堪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