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罗廷扬》
《寄罗廷扬》全文
宋 / 张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曾闻避世门金马,何事逃名寨石牛。

四海重湖今鼎沸,可能同上岳阳楼。

(0)
鉴赏

这首诗《寄罗廷扬》由宋代诗人张觷所作,通过其独特的构思与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曾闻避世门金马”,以“金马”象征权贵之地,暗喻避世之人的超脱与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回忆或想象中,听闻过那些选择远离世俗纷扰,寻求心灵宁静之人,他们或许曾在金马门下避世,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次句“何事逃名寨石牛”,则转向对“逃名”的探讨。这里的“逃名”并非逃避名声,而是逃避世俗的名利束缚,寻找精神上的归宿。石牛作为隐喻,象征着某种固定、僵化的传统观念或束缚,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传统束缚的反思与超越。

后两句“四海重湖今鼎沸,可能同上岳阳楼”,将视角转向现实,描绘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四海重湖”泛指广阔的世界,“鼎沸”形容局势动荡,犹如沸腾的水一般。诗人在此背景下,提出疑问:“在这样的时代,还能否与你一同登上岳阳楼,享受那份超然物外的宁静与美景?”这不仅是对友人的一种邀请,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动荡时局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避世与现实,隐逸与入世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精神追求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在诗中,既有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动荡的忧虑,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在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内心世界与情感纠葛。

作者介绍

张觷
朝代:宋

张觷(?~一一三八),字柔直,怀安(今福建福州西南)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高宗建炎年间知南剑州(《侯官县乡土志》卷四)。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为福建路转运判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九)。二年,迁尚书考功员外郎(同上书卷五一),又升左司(同上书卷五五)。四年,以左朝奉郎知岳州(同上书卷八二)。七年,由直宝文阁升直龙图阁,自鼎州移知处州(同上书卷一○九)。再知虔州,进秘阁修撰。八年,卒(《庄简集》卷一八《祭张龙图柔直文》)。《宋史》卷三七九有传。
猜你喜欢

西门豹庙诗

君子为利博,达人树德深。

蘋藻由斯荐,樵苏幸未侵。

恭闻正臣祀,良识佩韦心。

容范虽年代,徽猷若可寻。

菊花随酒馥,槐影向窗临。

鹤飞疑逐舞,鱼惊似听琴。

漳流鸣磴石,铜雀影秋林。

(0)

仰和何仆射还宅怀故诗

紫阁旦朝罢,中台夕奏稀。

无复千金笑,徒劳五日归。

步檐朝未扫,兰房昼掩扉。

菭生理曲处,网积回文机。

故瑟馀弦断,歌梁秋燕飞。

朝云虽可望,夜帐定难依。

愿凭甘露入,方假慧灯辉。

宁知洛城晚,还泪独沾衣。

(0)

征虏亭送新安王应令诗

凤吹临南浦,神驾饯东平。

亭回漳水乘,旆转洛滨笙。

地冻斑轮响,风严羽盖轻。

烧田云色暗,古树雪花明。

歧路一回首,流襟动睿情。

(0)

为南郡王侍皇太子释奠诗二首·其一

陵季相沿,训随世殆。政缺雅乖,风漓化改。

礼亡衽席,乐沉河海。三雍靡构,四教谁采。

瞻震并峻,义属重丽。横书清道,晦彼生知。

(0)

送司马□入五城联句诗

随风飘岸叶,行雨暗江流。

居人会应返,空欲送行舟。

(0)

效阮公诗十五首·其四

飘飘恍惚中,是非安所之。

大道常不验,金火每如斯。

慷慨少淑貌,便娟多令辞。

宿昔秉心誓,灵明将见期。

愿从丹丘驾,长弄华池滋。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