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为南郡王侍皇太子释奠诗二首·其一》
《为南郡王侍皇太子释奠诗二首·其一》全文
南北朝 / 沈约   形式: 四言诗

陵季相沿,训随世殆。政缺雅乖,风漓化改。

礼亡衽席,乐沉河海。三雍靡构,四教谁采。

瞻震并峻,义属重丽。横书清道,晦彼生知。

(0)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颇具深意的作品,通过对古代礼仪、教化的缺失与变迁进行反思。开头两句“陵季相沿,训随世殆。”表达了对于往昔岁月中礼制教诲逐渐消逝的感慨,而这也正是诗人对当下社会风气变化的一种隐喻。

接下来,“政缺雅乖,风漓化改。”则指出由于政治上的失误,导致文化风尚发生了不良的改变,这里“雅”一词暗示了一种理想化的追求,而这种理想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

“礼亡衽席,乐沉河海。”则是在描述当今之世,礼仪之失落,如同被深不可测的河海所吞没。这里的“衽席”特指古代君臣之间的座次安排,它象征着一种社会秩序和尊卑等级,而这样的秩序已然不复存在。

接着,“三雍靡构,四教谁采。”诗人提及了《易经》中的“三易”以及儒家之“四教”,却发现这些曾被视为文化精髓的教诲,如今竟无人问津。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价值观衰减的一种哀叹,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教育与道德教化状况的深切忧虑。

“瞻震并峻,义属重丽。”则描绘了一种高洁而严峻的山峰,其象征着一种坚不可摧的正义和品格。这里,“瞻”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横书清道,晦彼生知。”则是在强调,即使在混沌不明的世道中,也应当坚持自己的修养与见识,不被外界所蒙蔽。这“横书”二字,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个人品德的坚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礼教之美好与现实之颓败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道德风范衰落的忧虑,以及对于坚持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决心。

作者介绍
沈约

沈约
朝代:南北朝   字:休文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生辰:441~513年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
猜你喜欢

山行杂诗发湓浦出蒲亭西渡上豫章十首·其三

庐山高不极,重复岭参差。

下马濂溪墓,看题北海碑。

偃松支屋正,乱石阂泉迟。

随地看留憩,秋怀易有诗。

(0)

舟行杂诗十首自就李出吴关抵扬子津·其二

独雁天南渡,孤城水北流。

谈深重秉烛,惜别更停舟。

去住风前柳,行藏海上鸥。

云山从此去,几日到江州。

(0)

花石潭

清川去闲闲,溪石颇白晰。

山回水数折,风水自相击。

潭空文藻静,波裂跳鱼激。

江花何缤纷,吹我客鬓寂。

故乡杳天末,征鸿转寥历。

欲问渡头人,采此芙蓉的。

迢遥不得语,愁心迥孤笛。

(0)

四明禅院舞蛟石·其三

萧斋高咏日留宾,把酒欢呼石丈人。

此日荆榛馀瓦砾,枯松独对古先生。

(0)

二月二日

八春人事伤怀抱,负却窗梅一树花。

丙舍墓田鸦万个,乌衣古巷燕谁家。

社公赛罢偏多雨,地母占来合种瓜。

閒杀菜根贫措大,挥锄南郭理污邪。

(0)

同诸弟入西林庵·其二

坐久西林日可中,还将半偈问禅公。

满天黄叶双扉掩,一片蒲团万事空。

出定慈乌下鸣磬,残棋竹院响寒风。

小桥明月劳相送,我与闲云出偶同。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