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植根株便发枝,炎方空作雪霜思。
看他尽有参天势,只为孤贞尚寄篱。
分植根株便发枝,炎方空作雪霜思。
看他尽有参天势,只为孤贞尚寄篱。
这首诗《咏篱竹》由清代诗人沈光文所作,通过对篱笆边生长的竹子的描绘,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独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首句“分植根株便发枝”,生动地描绘了竹子在被种植后迅速生长的情景,表现了竹子生命力的旺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接着,“炎方空作雪霜思”一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竹子生长的炎热之地与外界的严寒景象相对比,突出了竹子在恶劣环境下依然保持坚韧不屈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竹子超凡脱俗精神的赞美。
后两句“看他尽有参天势,只为孤贞尚寄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竹子虽生长于篱笆旁,却展现出直冲云霄的气势,象征着即使身处平凡之中,也能保持高洁的品格和追求卓越的决心。这里的“孤贞”不仅指竹子的独立姿态,也暗含了诗人自身坚守正直、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竹子的自然特征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竹子的外在美,也揭示了其内在的精神力量,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一夜北山云,吹作南湖雨。
南湖迎使君,荷声竞笳鼓。
频年吴境旱,吴侬相聚语。
今日见贤侯,鱼虾亦跳舞。
自我历官三十年,有脚未曾行蜀川。
李白尝言道之艰险,长嗟难剧上青天。
鸟悲猿嚎马蹄脱,苔梯雨栈愁倾颠。
苍崖下窥不见底,但听雷声辊石悬湍溅。
晓盘青泥上高烟,暮盘青泥到下泉。
剑阁如剑,巉然割肠刺恨今古连。
尔去三千九百里,巴山小马乌布鞯。
一妇一奚行李单,家具日货能几钱。
人皆畏避不敢往,此独敢往何所便。
况是初宦无远适,心意自许非由铨。
异乎哉,我今送尔徒哀怜。
蹊。既见游子发,登舟傍寒溪。
沿江抵海澨,行陆至胶西。
入门喜在颜,上堂拜阿㜷。
四邻持壶酒,鸡蹠间豚蹄。
亲戚庆问毕,诗书速整齐。
即有求贤诏,与子不久睽。
相见三十载,喜君始成名。
新袍照江绿,白发憎鉴明。
临水必观鱼,独伤鱼命轻。
朝为渊底游,暮为釜中烹。
彼方路艰远,其民亦天氓。
馁之则为盗,非是恶厥生。
捕多勿夸能,能在不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