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三书轩》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三书轩》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雨昏石砚寒云色,风动牙签乱叶声。

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

(0)
注释
雨昏:雨后天色阴沉。
石砚:磨墨用的石头砚台。
寒云色:寒冷而清冷的云色。
风动:微风吹拂。
牙签:古代用来夹书的竹制工具。
乱叶声:竹简叶子被风吹得杂乱的声音。
庭下:庭院中。
书带草:一种生长在书斋四周的植物,象征学问。
使君:对地方长官的尊称,这里指郑康成。
郑康成:东汉学者,以注释儒家经典著名。
翻译
雨后的石砚上,云色显得更加清冷;
微风吹过,竹简的叶子发出沙沙声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图景。"雨昏石砚寒云色,风动牙签乱叶声"一句中,“雨昏”二字传递出天气阴冷的氛围,而“石砚”、“寒云色”则营造了一个静谧而又带有寂寞感的画面。“风动牙签乱叶声”中的“风动”和“乱叶声”则让人感到秋风乍起,树叶纷飞,一派生机与萧瑟交织的情景。

紧接着的"庭下已生书带草,"一句,通过"庭下"和"已生"两个词组,表达了时间流转和生命力度的自然美。这里的“书带草”意象丰富,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也寓含着诗人对知识、学问积累的感慨。

最后一句"使君疑是郑康成"则透露了诗人的怀古之情。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与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孤独和超然物外的心境。这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凡脱俗的思想情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它不仅是一幅秋日庭院的写生,更是苏轼个人情感与文化理想的寄托。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李懋之壶中斋请赋诗

山川吞尽一壶中,未见先生芥蒂胸。

要识广输藏粟粒,且将谈笑举针锋。

橘中载酒初无碍,花里行车足有容。

可但大千归眼界,网尘从此现重重。

(0)

次韵谢郑仲南惠诗二首·其二

腰组归来且打乖,阖庐才可著吾侪。

可堪佳客寻衰迹,更著新诗起壮怀。

枉对青山记排闼,好当红药咏翻阶。

一从悟得惊人句,自悔枚皋赋似俳。

(0)

醒心亭

主人谁与解春酲,百斛香醪一小亭。

兀兀泠泠俱可乐,醒来还醉醉还醒。

(0)

题陈陟屺寺

幽泉落窦碎琼声,疑是朝天环佩鸣。

绕寺杉松皆雨露,不应秋叶似恩轻。

(0)

赠阴阳家邱明远

谁云素手动朱门,我固知君有道存。

凤历三元胸次具,龙图八卦掌中翻。

悬知地理善之善,正恐天机玄又玄。

借使乾坤权在我,更当有以制乾坤。

(0)

改秩注县西归过上饶见太守同年莫郎中

集英殿前始相识,公已策名上通籍。

银章朱绂烂映身,铄我青衫黯无色。

上饶城里重相望,公已厌直辞周行。

皂盖朱幡炯当眼,铄我墨绶昏无光。

浪说同年兄若弟,升沉不翅云泥异。

分疏胡越敢寻盟,义重丘山肯忘势。

一麾初守虎头州,差池不及从之游。

仅收刘公一尺纸,堪比汉家千户侯。

鸦青今袭陈腐语,持以扫门应勿阻。

远图要觅进德方,近效仍求为县谱。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