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官舍杂咏·其二》
《官舍杂咏·其二》全文
清 / 陆洽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羌女盘头戴野花,番丁洗足踏泥沙。

身缠罚带红绡捲,腰插昆刀电锷斜。

上代羁縻同属国,圣朝无外即天家。

须知保障宣恩远,雨露何曾别犬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地区羌族和番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首句“羌女盘头戴野花”,生动地刻画出羌族女子的装扮,她们将头发盘起,佩戴着山间采摘的野花,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民族特色。接着,“番丁洗足踏泥沙”则描绘了番族男子的生活状态,他们赤脚在泥沙中劳作,体现了边疆地区的艰苦环境。

“身缠罚带红绡捲,腰插昆刀电锷斜”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示了边疆民族的生活方式。身缠的罚带和腰插的昆刀,不仅是装饰,也是身份和技能的象征。罚带可能代表了某种荣誉或职责,而昆刀作为武器,显示了他们面对外界挑战时的准备和勇气。

“上代羁縻同属国,圣朝无外即天家”这两句,表达了边疆民族与中央政权的关系。上代的羁縻政策使得这些地区与中原王朝保持了一定的联系,而到了圣朝(这里指清朝),边疆被视为国家的一部分,强调了统一与归属感。

最后,“须知保障宣恩远,雨露何曾别犬牙”两句,表达了对边疆地区治理与保护的重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保障边疆的安全与稳定都是国家的重要任务。这里的“雨露”比喻朝廷的恩泽,强调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关怀与支持,确保了边疆与内地的和谐共处,如同犬牙交错般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边疆民族的生活风貌与国家治理的理念,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现实意义。

作者介绍

陆洽原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陈仰坡景仁昆季八首·其六

横经彻夜多程石,草阁从人数问奇。

满座春风来玉案,一天时雨下莲池。

(0)

雨中寓多寻山庄·其七

碧草侵环堵,江月醮柴门。

三咽谁家笛,孤砧何处村。

(0)

寻访

一榻遥通曲径斜,真人曾此饮烟霞。

元田落日无寻处,山杏山桃满树花。

(0)

小睡

方书倦阅废长篇,却扫眠云只块然。

最恼残阳不相量,穿帘还到石床边。

(0)

代简约诸丈复象冈书院

负笈遥思三十年,趋陪踪迹已茫然。

青山一别长为客,白发重逢尽是仙。

入望晴云团旧帙,唤愁春草藉虚筵。

俗围破后还谁健,藜杖篮舆愿独先。

(0)

子夜四时歌四首·其四

晓雪正飕飕,畏寒懒下楼。

何当仍盥栉,翠羽上貂裘。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