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冬山居即事十首·其五》
《初冬山居即事十首·其五》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节物随时变,斜阳一望中。

暮云重叠碧,远树浅深红。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

一樽谁与共,独立意无穷。

(0)
注释
节物:季节景象。
随:跟随。
时:时间。
变:变化。
斜阳:夕阳。
一望:一眼望去。
中:之中。
暮云:傍晚的云。
重叠:层层叠叠。
碧:深绿色。
远树:远处的树。
浅深红:淡红色。
菊色:菊花的颜色。
滋:增添。
寒露:秋天的露水。
芦花:芦苇的花。
荡:飘动。
一樽:一杯酒。
谁与共:和谁一起分享。
独立:独自站立。
意无穷:思绪无尽。
翻译
季节的景物随着时光变化,夕阳下望去尽是景色。
傍晚的云层厚重,深绿色中夹杂着远处树木淡淡的红色。
菊花在寒露中更显鲜艳,芦花在晚风中摇曳不定。
在这秋日黄昏,又有谁能共享这一杯酒,我独自站立,思绪无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冬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表达了诗人独自居住在山中,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

"节物随时变,斜阳一望中。" 这两句诗描绘出季节更迭、日光倾斜的景象,反映了时间流逝的主题,同时也为后文的情感铺陈做了准备。

"暮云重叠碧,远树浅深红。" 这两句通过对晚霞和远处树木颜色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界在初冬时节的色彩变化,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感。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 这两句诗则是对细微之物的观察和描绘,以此表达出自然界在初冬时节的冷清气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冷静观照。

"一樽谁与共,独立意无穷。"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自言自语,他面对着酒杯,却找不到可以分享这一刻感慨的人,因此只能独自一人沉浸在深远的思绪之中。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也体现出他对于生活和宇宙的深邃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冬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独处山中的情感,以及对于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送悟大师重造金刚

八大金刚常住世,护佛正法令久住。

精蓝金刚相先坏,欲令正法住为难。

悟禅致力扶正法,故先成此金刚王。

老僧嘉悟善用心,说偈赞其令速办。

(0)

悼觉庵·其三

鸟道玄关方打脱,刀山剑树又跻攀。

老来别得安身法,八面朱门夜不关。

(0)

与净上人开行和尚语录

捏乌巨山为笔,蘸鄱阳湖作墨。

空中大书六字,荐福和尚语录。

若人一览无遗,山僧与伊脔肉。

(0)

华光墨梅

隔江遥望白云村,横折梅花卧石根。

病眼朦胧失端的,淡烟小雨复黄昏。

(0)

送化主·其六

堆堆危危是什么,生铁馒头千万个。

无心碗里盛将来,有眼禅人俱咬破。

吉山安众饭亦无,终是不教渠忍饿。

烦君普告信心人,一句当阳莫嗟过。

(0)

送化士·其七

达士相逢即出,衲僧似有如无。

上门上户讨得,堆山积岳破除。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