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沈用权月桂图》
《沈用权月桂图》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古风

月中有奇树,百丈何茏璁。

岁年等蟠桃,樛结扶桑同。

下垂白玉苞,上发黄金丛。

翘翘最高枝,花色赪霞红。

我昔至其所,顾眄迷仙踪。

高攀不可及,屈折聊相从。

归来抱馀馥,气韵归鸿蒙。

一登阊阖门,再致昆崙峰。

芬敷及朝槿,断谢随秋蓬。

至今怀袖间,敛缩心冲冲。

有美青云彦,飞策凌虚空。

逍遥广庭晏,彳亍嫦娥宫。

含咀玉杵霜,披拂纤阿风。

手持斫月斧,气吐经天虹。

奋掇连根株,五色俱收笼。

拔茆采葑菲,类举无遗功。

愿子即长路,吾行已途穷。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月桂图,以月桂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仙界的向往。开篇“月中奇树”,便将读者引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月桂树高耸入云,枝叶繁茂,仿佛与天地间的神灵共存。诗人通过“百丈”、“岁年”、“蟠桃”、“扶桑”等词汇,构建了一个既古老又神秘的神话世界。

接着,诗人细致描绘了月桂树的形态与色泽,“白玉苞”、“黄金丛”、“赪霞红”的花色,不仅展现了月桂树的美丽,也暗示了其与仙境的联系。诗人回忆起自己曾亲临其境,感受到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心灵上的触动,仿佛置身于仙踪之中。

然而,面对如此高大的月桂树,诗人只能“高攀不可及”,只能“屈折相从”。这既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是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尽管无法触及月桂树的顶端,但诗人依然能“归来抱馀馥”,将这份美好与香气带回家中,让其成为心中永恒的记忆。

诗人的思绪并未止于此,他想象着登上“阊阖门”与“昆仑峰”,感受着朝槿的芬芳与秋蓬的断谢,这些对比鲜明的景象,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不朽之间的辩证关系。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青云彦”的向往,希望他们能够引领自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如同嫦娥宫中的仙人,拥有着超越常人的智慧与力量。他们不仅能够品尝“玉杵霜”,还能披拂“纤阿风”,手持“斫月斧”,气吐“经天虹”,展现出非凡的技艺与勇气。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仙界以及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鹧鸪天·其一前改张文潜诗,但有此四句,正为咸平刘生作。馀作后改为鹧鸪天赠之

可是相逢意便深。为郎巧笑不须金。

门前一尺春风髻,窗内三更夜雨衾。

情渺渺,信沈沈。青鸾无路寄芳音。

山城钟鼓愁难听,不解襄王梦里寻。

(0)

西江月

人世一场大梦,我生魔了十年。明窗千古探遗编。

不救饥寒一点。更被维摩老子,不教此处容言。

炉薰清炷坐安禅。物物头头显现。

(0)

赠鹅湖上人

三年四度到鹅湖,山水娱人道不孤。

最是可人快心目,晓风残月弄菰蒲。

(0)

瑞鹧鸪·其一遣情

宝奁常见晓妆时。面药香融傅口脂。

扰扰亲曾撩绿鬓,纤纤巧与画新眉。

浓欢已散西风远,忆泪无多为你垂。

各自从今好消遣,莫将红叶浪题诗。

(0)

胜胜慢/声声慢·其一草词

浓芳满地,秀色连天,和烟带雨萋萋。

几许芳心,还解报得春晖。

当时谢郎梦里,似殷勤、传与新诗。

却为甚、动长门怨感,南浦伤离。

追想天涯行客,应解拥车轮,步步相随。

惆怅如丝,正是欲断肠时。

凭高望中不见,路悠悠、南北东西。

春去也,怨王孙、犹自未归。

(0)

东坡引

茅斋无客至。冰砚冻寒泚。南枝喜入新诗里。

恼人频嚼蕊。恼人频嚼蕊。因思去腊江头醉。

倚动客兴伤春意。经年自叹人如寄。光阴如拈指。

光阴如拈指。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