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浩无际,何所立天堂。
坤厚大气举,地狱置何方。
此理亦昭哉,妄见胡冥茫。
万世为之惑,福果侥难量。
高标拔地起,飞宇就天翔。
抟刻土木梗,镕剂金银妆。
人力为殚竭,财物亦耗伤。
既自息吹乖,焉得寒暑常。
兹事自前季,滔天势弥张。
反经如可作,兴言讨彼狂。
太虚浩无际,何所立天堂。
坤厚大气举,地狱置何方。
此理亦昭哉,妄见胡冥茫。
万世为之惑,福果侥难量。
高标拔地起,飞宇就天翔。
抟刻土木梗,镕剂金银妆。
人力为殚竭,财物亦耗伤。
既自息吹乖,焉得寒暑常。
兹事自前季,滔天势弥张。
反经如可作,兴言讨彼狂。
这首诗名为《拟古四十一首(其十六)》,由明代诗人薛瑄创作。诗中探讨了宇宙、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深刻哲理。
首句“太虚浩无际,何所立天堂”,以浩瀚的宇宙为背景,提出对天堂位置的疑问,暗示了对宇宙本质的探索和对存在的思考。接着,“坤厚大气举,地狱置何方”进一步扩展了这一主题,将天堂与地狱置于宇宙的不同层面,引发对生命意义和道德价值的深思。
“此理亦昭哉,妄见胡冥茫”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追求,指出盲目迷信的无知。接下来,“万世为之惑,福果侥难量”则揭示了人类在面对宇宙奥秘时的困惑与不确定性,强调了对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高标拔地起,飞宇就天翔”描绘了人类对超越自然的追求,象征着理想与梦想的实现。然而,“抟刻土木梗,镕剂金银妆”则揭示了这种追求背后的代价,即物质的消耗与资源的枯竭。
“人力为殚竭,财物亦耗伤”强调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既自息吹乖,焉得寒暑常”则反映了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警示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
最后,“兹事自前季,滔天势弥张”回顾历史,指出过去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反而日益严重。“反经如可作,兴言讨彼狂”则表达了诗人对改变现状、纠正错误行为的呼吁,倡导理性与道德的回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宇宙、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对比,探讨了存在、真理、道德、发展与环境等多方面的哲学问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社会的深切关怀。
昌黎县中山水清,自昔挺特生贤英。
上究羲农至周孔,攘辟老佛大道明。
我敬其人想其处,身縻禄仕无由去。
崔生近日起昌黎,邂逅相逢谈所慕。
生昔泮水来游歌,明经三十登贤科。
铁冠霜简入乌府,岁久政誉传流多。
天官奏绩天颜悦,五采祥云腾凤敕。
堂上双亲共拜恩,更有重闱岁将百。
重庆堂中春昼长,寿酒日进青瑶觞。
四亲三百又馀岁,白发苍颜皆乐康。
家庆融融由世德,兰玉森森荫松柏。
剩取诗书遗后来,岂无继续昌黎伯。
荆玉韫在石,光润被林丘。
明珠潜九渊,清耀亦上浮。
君子未显达,芳誉难可廋。
挺特松柏心,耻与桃李侔。
一朝被采择,共睹升琳璆。
岂不贵且重,廊庙未及收。
邓林有奇才,匠石当知求。
丈夫高世节,焉能衒自售。
冉冉年岁驰,决意无淹留。
九河潦水净,行云淡油油。
零露浥丹桂,天香满道周。
飘然拂衣去,清风含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