夤缘过夏又经冬,难易当知好恶同。
肚里饥疮无聒扰,堂中生炭满炉红。
挑灰弄火非相许,阔论高谈定不容。
叠足跏趺描不就,眼空烟景振宗风。
夤缘过夏又经冬,难易当知好恶同。
肚里饥疮无聒扰,堂中生炭满炉红。
挑灰弄火非相许,阔论高谈定不容。
叠足跏趺描不就,眼空烟景振宗风。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作者释师体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禅意。"夤缘过夏又经冬,难易当知好恶同",诗人通过描述时间的推移,暗示了修行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揭示了善恶体验的共通性,无论经历何种困境,好坏皆是修行的一部分。
"肚里饥疮无聒扰,堂中生炭满炉红",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平静,即使生活困苦,如饥饿之痛,也能超脱外在干扰,保持内心的宁静。"挑灰弄火非相许,阔论高谈定不容",进一步强调了禅修的专注和内省,摒弃世俗的喧嚣和空谈。
最后两句"叠足跏趺描不就,眼空烟景振宗风",描绘了禅者打坐的姿态,眼睛凝视虚空,心无挂碍,以此来实践和传承佛教的正统精神。整首诗寓含了对禅修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体现了禅宗的内观与实修之道。
清晓候门立,癯然骨空留。
举步衣尘飘,知是儒者流。
向我一长揖,未言知有求。
曰来自暮春,挟卷逐朋俦。
只言秋有花,谁知雪空稠。
许织既非素,颜瓢亦足羞。
男儿志四方,身口不自谋。
日饥犹可支,夜寒风飕飗。
击石爇□枝,即此是衾裯。
吾道乃终穷,悔不事荒畴。
薙发入空门,未审能见收。
我闻心惨裂,哽咽语不休。
止止勿复道,分钵润枯喉。
斯文天未丧,诗书安可雠。
山泽谁不乐,衣食岂自然。
叩门良有时,淹滞将穷年。
一诺未云易,宁更嫌迁延。
世间重财宝,慷慨安得兼。
客心久已降,节序无后先。
市井归人忙,对之如夜禅。
俛仰匪我畏,所畏在脆坚。
中愿苟或谐,可以遂林泉。
归期知随人,吾心徒拳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