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邓生下第》
《送邓生下第》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壮岁才名已不羁,儒冠误子亦多时。

从知照乘珠难售,方信千钧弩独迟。

夜雨青灯愁客梦,秋风泽国动乡思。

何年挟策重来此,折取蟾宫第一枝。

(0)
鉴赏

这首诗《送邓生下第》是明代诗人吴俨所作,通过诗中描绘的场景与情感,展现了对友人落榜后的深切关怀与勉励之情。

首联“壮岁才名已不羁,儒冠误子亦多时。”开篇即点出邓生年轻时才华横溢,却因科举考试未能如愿,表达了对邓生才华未被社会充分认可的惋惜之情。同时,“儒冠误子”也暗含了对传统科举制度的些许批判,指出其可能对个人命运的束缚。

颔联“从知照乘珠难售,方信千钧弩独迟。”进一步阐述了科举之路的艰难,将邓生比作难以售出的珍宝和迟缓的强弩,形象地表现了他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的处境,同时也暗示了对科举制度选拔标准的质疑。

颈联“夜雨青灯愁客梦,秋风泽国动乡思。”转而描写邓生在落榜后夜晚的孤独与思念家乡的情景,通过“夜雨”、“青灯”、“愁客梦”、“秋风”、“泽国”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思乡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邓生内心深处情感的深刻理解与同情。

尾联“何年挟策重来此,折取蟾宫第一枝。”则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鼓励邓生,期待他未来能够再次携书卷归来,取得科举考试的最高荣誉,表达了对邓生未来的美好祝愿与信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邓生落榜后境遇的描绘,既展现了诗人对其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也蕴含了对科举制度的反思与批判,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一壶歌五首·其五

长安市上醉春风,乱插繁花满帽红。

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

(0)

静坐吟

人生固有命,物生固有定。

岂谓人最灵,不如物正性。

或闻阴有鬼,善能致人死。

致死设有由,死外何所求。

又况人之命,系天不系他。

阴鬼设有灵,独且奈天何。

(0)

谢城南张氏四弟兄冒雪载肴酒见过

久旱几逾冬,川守祈未得。

雁行联镳来,佳雪遽盈尺。

酒面生红光,客心喜何极。

上夜离天津,天津陡岑寂。

(0)

首尾吟·其六十八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足时。

开口笑多无若我,同心言少更为谁。

田园管勾凭诸子,樽俎安排仰老妻。

不信人间有忧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0)

首尾吟·其八十四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爱月时。

松上见时偏淡洁,怀中照处特光辉。

何如亭午更休转,不奈才圆又却亏。

青女素娥应有恨,尧夫非是爱吟诗。

(0)

游洛川初出厚载门

初出都门外,西南指洛陬。

山川开远意,天地挂双眸。

村落桑榆晚,田家禾黍秋。

民间有此乐,何必待封侯。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